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重庆府

重庆府

南宋淳熙十六年 (1189) 升恭州置,治所在巴县 (今四川重庆市)。明曹学佺 《蜀中广记》 卷53重庆府: “以介乎顺 (庆)、绍 (庆) 府二庆之间”为名。实为赵惇于淳熙十六年 (1189) 于此晋封恭王旋即帝位,自诩 “双重喜庆”,故名。元至元十六年 (1279) 改为重庆路。至正末,明玉珍 “蜀夏” 建都于此。明洪武四年 (1371) 复为重庆府,属四川布政使司。清属四川省。辖境相当今四川荣昌以东,武胜以南,涪陵以西,綦江以北地区。1913年废。


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升恭州置,治巴县(今重庆市)。属蘷州路。辖境相当今重庆市江北、巴南、江津等区市。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改为重庆路。辖境扩大。明洪武初复改为府。1913年废。


猜你喜欢

  • 傅集社

    即今河南杞县南傅集镇。清乾隆 《杞县志》 卷4: 傅集社 “距城三十五里”。

  • 循化县

    1913年改循化厅置,属甘肃西宁道。治所即今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清嘉庆 《循化志》 卷1:“以生番归化之故” 而得名。1928年改属青海省。1954年改为循化撒拉族自治区。1955年改为循化撒拉族自治县

  • 邑城镇

    即今河北武安市北邑城镇。清乾隆《武安县志》卷3集镇:邑城在“县北四十里”。在河北省武安市东北部。面积67平方千米。人口3.7万。镇人民政府驻邑城,人口 6860。明代迁民欲在此建县城,故名欲城,后讹为

  • 楼山县

    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归化县置,属隰州。治所在今山西永和县南十五里罢骨乡附近。大业初属龙泉郡。隋末废。唐武德六年 (623) 复置,属东和州,贞观元年 (627) 废。古县名。隋开皇十八年(59

  • 景德镇市

    1949年当地解放后由浮梁县析,治景德镇 (今江西景德镇市)。在江西省东北部,北邻安徽省。面积5248平方千米(市辖区423平方千米)。人口148.2万(市辖区42.1万)。辖珠山、昌江二区和浮梁县,

  • 百家镇

    北宋置,属清水县。即今甘肃清水县东北六十里百家乡。

  • 十二都镇

    在今广东五华县西南安流镇西北,琴江与周江河合流处。明、清置巡司于此。

  • 王垣

    战国魏邑,在今山西垣曲县东南。《史记·魏世家》:魏武侯二年(前394),“城安邑、王垣”。《索隐》引徐广云:“垣县有王屋山,故曰王垣。”西汉置垣县。古邑名。即垣。战国魏邑。在今山西省垣曲县东南王茅。因

  • 孝感县

    五代唐同光二年(924)改孝昌县置,属安州。治所即今湖北孝感市。《舆地纪胜》卷77德安府孝感县:“《图经》云,因孝子董黯立名。……后唐改孝感,避庙讳也。”北宋属德安府。建炎中移治紫资寨。元至元十六年(

  • 卑羽山

    即今甘肃敦煌市东南三危山。《史记·五帝本纪》 正义引 《括地志》: “三危山有三峰,故曰三危。俗亦名卑羽山。在沙州敦煌县东南三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