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渡
又名金陵津。在今江苏镇江市北。唐张祜《题金陵渡》 诗: “金陵津渡小山楼。” 即此。
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北长江边。唐张祜《题金陵渡》:“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
又名金陵津。在今江苏镇江市北。唐张祜《题金陵渡》 诗: “金陵津渡小山楼。” 即此。
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北长江边。唐张祜《题金陵渡》:“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
亦作迭儿密、迭里迷。察合台汗国辖地。即今乌兹别克斯坦南、喷赤河北岸铁尔梅兹。《元史·地理志·西北地附录》 有“忒耳迷”。即此。即“迭儿迷”。
即今广西浦北县东北平睦镇。清同治《广东图说》卷61:合浦县东北有平睦墟。
亦作蓬婆岭。即今四川理县西北之鹧鸪山、大白山。《资治通鉴》: 唐开元二十六年 (738),“仪凤中,吐蕃陷安戎城而据之,其地险要,唐屡攻之,不克。剑南节度使王昱筑两城于其侧,顿军蒲婆岭下,运资粮以逼之
亦作悒怛。 古西域国名。 公元5世纪中叶,游牧部族哒人击败波斯、贵霜王朝。 建都拔底延城(今阿富汗北部伐济腊巴德)。 《魏书·西域传》: 哒国 “其人凶悍,能斗战。西域
十六国后凉太安二年(387)改昌松郡置,属凉州。治所在昌松县(今甘肃武威市东南)。北魏复为昌松郡。十六国后凉以昌松郡改名,治昌松县(今甘肃武威市东南)。辖境在今甘肃省武威、古浪等市县一带。北魏仍改称昌
十六国后凉置,治所在今甘肃张掖市东南。《晋书·吕光载记》:东晋隆安元年(397)郭黁叛,“西安太守石元良率步骑五千赴难,与(吕)纂共击黁军,破之”。又《沮渠蒙逊载记》:段业神玺二年(398),“业筑西
①在今四川江津市东南。《方舆纪要》卷69江津县:龙登山在“县东百里。上有虎跳岭,双峰并峙,顶有井泉,四围石壁崭岩,有二路可通。正德八年盗起,义兵屯此,为一方保障”。②在今四川綦江县西,接江津市界。《舆
在今广西宜州市东四十五里洛东乡大曹村。明置巡司于此。(1)古镇名。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东大曹圩。明置巡检司及驿站于此。属宜山县。清时裁。旁有大曹渡,即龙江渡。(2)今镇名。在山东省宁津县西南部。面
即今江西宜春市南南庙乡。清同治 《江西全省舆图》 卷7: 宜春县南有南庙市。民国 《宜春县志》 卷11: 南庙 “距城四十里。旧名堵田。……地广人稠,为南部交易市集地”。
在今河北张家口市桥西区。明洪武元年(1368)徐达建,为明长城一关隘。清筑城楼,为扼守京都之北门。口外丛山夹谷,形势险要。也是连接边塞与内地交通要道,为汉、蒙商贸集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