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银生节度

银生节度

唐南诏置,治所在银生城 (今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北一百十里上允镇)。辖境约当今云南西南部澜沧江以西、小黑江以南至境外部分地区。南诏后期开南节度并入。辖境增加今云南景东彝族自治县往南包括西双版纳及境外部份地区。宋大理废。


公元8世纪中南诏阁罗凤置,驻银生城(今景东县)。为南诏六节度之一。后开南节度并入。辖境约当今云南省思茅市、景洪市和景东、南涧、镇沅、景谷、墨江、普洱、江城、勐海、勐腊等县,及缅甸萨尔温江以东、泰国清莱府、老挝北部及越南莱州地区。大理前期移驻威楚(今云南楚雄市),后期废。


猜你喜欢

  • 河罗县

    西夏置,在今甘肃景泰县境。元废。

  • 小溪城

    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筑。即今江西大余县东北小溪。明曾迁赤石岭巡司于此。

  • 望台 (臺)

    在今河北赵县。《方舆纪要》 卷14赵州: “望台在州治东南,一名望汉台。《志》 云: 东汉初,耿纯筑此,以望光武。高七寻,延袤二百八十尺,台西有占井,即筑台时所留。”

  • 会宁府路

    金正隆二年(1157)改上京路置,治所在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市南白城)。辖境约当今黑龙江中下游, 乌苏里江、松花江、嫩江流域和大兴安岭一带。大定十三年(1173)复名上京路。金正隆二年(1157年)改

  • 白草洼

    在今陕西佳县西四十里。《方舆纪要》卷57葭州:白草洼“洼多蓄水,亦曰天池”。

  • 三阳坑

    即今安徽歙县东北七十七里三阳乡。民国《歙县志》附图:县东北有三阳坑。集镇名。在安徽省歙县东北部、昌源河上游。三阳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900。传古代有三只羊停此坑中,主人信为吉兆,定居于此,得名三羊坑,

  • 石屋山

    在今江苏溧阳市南七十里。宋《景定建康志》卷17:石屋山“山西有铸剑坑。《旧志》云:吴王使欧冶子铸剑于此”。

  • 朝山厄 (阨)

    在今江西万安县西南。《方舆纪要》卷87吉安府万安县: 朝山阨 “在县西南朝山下。背负竣岭,俯瞰大江,为往来阨塞”。

  • 启宁县

    北魏置,属金明郡。治所在今陕西安塞县西北。北周废。古县名。北魏置,治今陕西省安塞县境。属金明郡。西魏废。

  • 制置城

    即今江西新干县城。原名市南村。五代杨吴时为都制置使治。《方舆纪要》 卷87临江府新淦县: 制置城 “即今县治。《志》 云,唐常置虔、吉五州巡简使于新淦。五代梁开平四年,杨吴亦置制置院于此。《五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