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长城县

长城县

①西晋太康三年(282)分乌程县置,属吴兴郡。治所在富陂村(今浙江长兴县东十八里)。《元和志》卷25长城县:“昔阖闾使弟夫㮣居此,筑城狭而长,因以为名。”东晋咸康元年(335)移治箬溪北(今长兴县东二里)。隋开皇九年(589)省。仁寿二年(602)复置,属湖州。大业初属吴郡,大业十二年(615)徙治夫㮣王故城(今长兴县南古城),大业末于此置长州。唐武德四年(621)改绥州,寻改雉州,武德七年(624)州废,县属湖州,并徙治今长兴县(雉城镇)。五代梁开平三年(909)改名长兴县。

②十六国前秦置,属长城郡。治所在今陕西富县西南六十里固县。西魏改名三川县。

③西魏废帝二年(553)改黄石县置,为长城郡治。治所在今甘肃平凉市西北十里。隋大业初改名百泉县。

④唐武德四年(621)分余干县置,属饶州。治所在今江西余江县锦江镇南。八年(625)废。

⑤唐武德四年(621)置,属濮州。治所在今山东鄄城县境。五年(622)省入临濮县。

⑥唐垂拱元年(685)置,属姚州。治所在今云南大姚县西南二十八里七街。天宝初更名泸南县。


古县名。(1)西晋太康三年(282年)析乌程县西乡置,治今浙江省长兴县东南。属吴兴郡。东晋咸康元年(335年)徙治今长兴县东。隋开皇九年(589年)并入乌程县。仁寿二年(602年)复置。大业十一年(615年)徙治今县城南古城。大业末为长州治。唐武德四年(621年)为绥州治,寻为雉州治。七年雉州废,县移治今长兴县。五代梁开平二年(908年),吴越避梁太祖父朱诚讳,改名长兴县。(2)十六国前秦苻坚于长城原置,治今陕西省富县西南三川驿。属长城郡。西魏废帝三年(554年)改名三川县。(3)西魏废帝二年(553年)改黄石县置,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东南。为长城郡治。隋大业二年(606年)改为百泉县。


猜你喜欢

  • 武定府

    ①明洪武十五年 (1382) 改武定路置,寻升军民府,万历中罢称军民,属云南布政司。治所在南甸县 (今云南武定县东七里旧城)。隆庆四年(1570) 徙治和曲州 (今武定县)。清属云南省,乾隆三十五年

  • 岳州府

    明初改岳州路置,属湖广行省。治所在巴陵县 (今湖南岳阳市)。洪武九年 (1376) 降为州,十四年 (1381) 复为府。辖境相当今湖南岳阳、华容、南县、临湘、平江、澧县、安乡、临澧、石门、慈利、张家

  • 协嘎尔

    即协噶尔。今西藏定日县驻地。1971年定日县迁治于此。

  • 七峰驿

    宋置,属沙县。在今福建沙县南。明初废。

  • 别山店镇

    清置,属蓟州。即今天津市蓟县东南三十里别山镇。因别山而名。为蓟县通河北玉田县要道。

  • 金沙埠

    即今江西贵溪县西北金沙乡。《清一统志·广信府》 “江浒山镇” 条下: “又 (贵溪) 县西二十里曰金沙埠……俱为水陆要冲,今皆有兵戍守。”

  • 哈布山

    在今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东北,与蒙古国接界。《清一统志·镇西府》: 哈布山 “在府西北四百里。四围皆沙碛,自此西行为准噶尔旧疆交界处”。

  • 马湖江

    即今与美姑河汇合处起至四川宜宾市一段金沙江。两晋至清称马湖江。《华阳国志·蜀志》 僰道县:“治马湖江会,水通越巂。”《水经·若水注》:“绳水又径越巂郡之马湖县,谓之马湖江。”唐樊绰《蛮书》卷2:泸水“

  • 大林寺

    在今江西九江市南庐山上,与西林、东林寺合称三大名寺。《清一统志·九江府二》:上大林寺“在庐山西大林峰南。晋建。元末毁。明宣德中重建。寺前有宝树二,曲干垂枝,圆旋如盖。又中大林寺在庐山锦涧桥北,下大林寺

  • 七虎林河

    又称锡布克里河。在今黑龙江省虎林县北。源出虎林县西,东北流入乌苏哩江。《清史稿·地理志》 虎林厅:乌苏里江“又北纳七虎林河”。乌苏里江支流。清代称稀忽林河,后转音为今名。七虎林,满语意为“沙鸥”。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