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阆中县

阆中县

①战国秦惠文王于巴国别都阆中置,属巴郡。治所即今四川阆中市。《舆地纪胜》 卷185引《元和志》 云: “阆水行曲,经县三面,县居其中,以此为名。” 《太平御览》 卷44引 《阆山图经》 曰: “阆山四合于郡,故曰阆中。” 东汉建安六年 (201) 为巴西郡治。《后汉书· 公孙述传》: 建武初据蜀,遣“将军任满从阆中下江州”。即此。三国蜀汉大将张飞任巴西太守镇守阆中,被部将杀害于此。东晋末为北巴西郡治。南朝梁天监八年 (509) 为南梁北巴州治。西魏废帝二年 (553) 为隆州、盘龙郡治。隋开皇三年 (583) 为隆州治,改为阆内县。大业三年 (607)又为巴西郡治。唐武德元年 (618) 复改为阆中县,为隆州治。先天二年 (713) 改为阆州治。天宝元年(742) 为阆中郡治,乾元元年 (758) 又为阆州治。五代唐天成四年 (929) 为保宁军节度使治。北宋乾德四年 (966) 为阆州治。南宋淳祐三年 (1243) 移州县于大获山城 (今苍溪县东南王渡乡)。元复还旧治 (今阆中市),为保宁路、保宁府治。明为保宁府治。民国初为四川嘉陵道治。1928年直属四川省。1991年改为阆中市。

②南朝宋侨置,属巴西侨郡。治所在今四川绵阳市境。梁废。


古旧县名。战国秦惠文王置,治今四川省阆中市。属巴郡。隋改阆内县,唐复阆中县,为阆州治。元为保宁路治,明、清为保宁府治。1991年撤销,改设阆中市。


猜你喜欢

  • 宜盛县

    北魏置,为武安郡治。治所在今甘肃民勤县西南。西魏废。

  • 榆木岭关

    明置,属迁安县。为长城关口之一。在今河北迁西县东北六十四里。《方舆纪要》 卷17迁安县: 榆木岭关在 “县西北七十五里。有关城。其西接青山口。《边略》 云: 青山口东第一关也”。清于此设把总驻守。

  • 荔波峒

    北宋置,属广西宜州。在今贵州荔波县西北。元升为荔波州。北宋置,在今贵州省荔波县西北。属宜州。元时升荔波州。

  • 万古镇

    即今河南滑县东南万古镇。居民分居万古沟两侧,称西万古、东万古。民国《重修滑县志》卷6:“东万古,距城五十里”;“西万古,距城五十里。”(1)在河南省滑县东南部。面积110平方千米。人口5.4万。镇人民

  • 永桥城

    即今河南武陟县西南大虹桥乡。《周书·韦孝宽传》:大象二年(580),孝宽“进次怀县永桥城之东南。其城既在要冲,雉堞牢固”。隋为修武县治。

  • 不著何

    即不屠何。又作屠何。在今辽宁锦州市西北。《墨子·非攻中》:“虽北者且一、不著何,其所以亡于燕、代、胡、貊之间者, 亦以攻战也。”孙诒让曰:“屠、著声类同,不著何即不屠何也。”

  • 鄈丘

    在今山西万荣县东北。《水经·汾水注》:“汾水西径鄈丘北,故汉氏之方泽也。” 《方舆纪要》卷41荣河县: 脽丘 “碑文有云: 脽上祠者,本魏晋鄈丘之旧,汉家后土之宫。汾水合河,梁山对麓是也”。

  • 临河设治局

    1925年析五原县西境置,属绥远特别区。治所在强油房 (今内蒙古临河市)。1928年属绥远省。1929年改为临河县。1925年由五原县析置,治强油房(今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1929年升县,隶绥远

  • 茅坪砦

    即今贵州锦屏县东北茅坪镇。《方舆纪要》卷122镇远府镇远县: “茅坪砦在府南,苗砦也。成化二年,茅坪诸处苗作乱,官军讨平之。”

  • 盐埕桥

    在今台湾台南市。连横 《台湾通史》 上册卷1 《林爽文传》: 清乾隆五十一年 (1736) 十二月,“ (林) 爽文、(庄) 大田合攻府治。……总兵柴大纪拒战于盐埕桥”。在今台湾省台南市。昔为水陆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