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城县
西魏改阴县置,为酂城郡治。治所在今湖北老河口市西北西集街。北周属襄阳郡。唐初属襄州。贞观八年(634)废入谷城县。
古县名。西魏改阴县置,治今湖北省老河口市西北。北周属襄阳郡。唐初属襄州。贞观八年(634年)废入谷城县。
西魏改阴县置,为酂城郡治。治所在今湖北老河口市西北西集街。北周属襄阳郡。唐初属襄州。贞观八年(634)废入谷城县。
古县名。西魏改阴县置,治今湖北省老河口市西北。北周属襄阳郡。唐初属襄州。贞观八年(634年)废入谷城县。
东汉改夫夷县置,属零陵郡。治所在今湖南邵阳县西。三国吴复改夫夷县。
即今江苏海门市。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 于此置海门厅。1912年改为海门县。1994年改设海门市。
即今北京市海淀北唐家岭。位于海淀区与昌平县交界处。明顾炎武 《昌平山水记》 卷上:“道出 (昌平) 州城之西南,距州四十五里,有唐家岭店者,亦车驾所驻也。往者车驾北征,徐行则次唐家岭。”
①指清代驻乌里雅苏台城的定边左副将军的辖区。乾隆中叶后统辖喀尔喀四部和科布多、唐努乌梁海两区。相当于今蒙古国、俄罗斯额尔齐斯河上游、斋桑泊以东至东萨彦岭一带和中国新疆阿尔泰地区的北部。清季通称外蒙古。
唐会昌初于废和城县侧置东流场,以大江东流为名。大中四年(850)移今安徽东至县西北东流镇。五代南唐保大十一年(953)升为东流县。
①秦始皇三十三年 (前214) 略取陆梁地置,治所在布山县 (今广西桂平县西南)。《旧唐书·地理志》: “江源多桂,不生杂木。” 故名。辖境相当今广西都阳山、大明山以东,九万大山、越城岭以南地区及广东
在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南。清乾隆《西域图志》卷13伊犁西路:沙木什“在吹郭勒南岸,萨勒奇图西二十里”。
①西魏置,属南乡郡。治所在今河南淅川县南。北周废。②唐武德四年(621)侨置,属云州。治所在今陕西延安市东南前、后九龙泉附近。八年并入临真县。③唐乾元二年(759)析遂昌、松阳二县置,属括州(后改处州
即今江西丰城市东南秀市镇。清同治《南昌府志》卷4丰城市镇:秀才埠墟“在县东南六十里”。
在今湖南道县南。《资治通鉴》: 五代周广顺三年 (953),“道州盘容洞蛮酋盘崇聚众自称盘容州都统,屡寇郴、道州”。《方舆纪要》 卷81谓 “盘容洞” 或曰即蒋居山深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