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阴安县

阴安县

①西汉置,属魏郡。治所在今河南清丰县西北二十里古城集。西晋属顿丘郡。北齐废。

②南朝宋侨置,属晋熙郡。治所在今安徽枞阳县北。南朝梁属枞阳郡。隋开皇三年(583)废。


古县名。(1)西汉元鼎五年(前112年)改阴安侯国置,治今河南省清丰县西北古城集。晋改属顿丘郡。《资治通鉴》:东晋永和六年(350年),魏主冉闵追斩后赵将靳豚于阴安,即此。北魏太平真君三年(442年)废入卫国县。太和十九年(495年)复置。北齐废入顿丘县。(2)南朝宋侨置,治今安徽省桐城市东南。属晋熙郡。梁改属枞阳郡。隋开皇三年(583年)废。


猜你喜欢

  • 谷帘泉

    在今江西星子县西三十五里庐山康王谷中。陆游《入蜀记》卷4:谷帘水“甘腴清冷,具备众美……非惠山所及”。《明一统志》卷52南康府:谷帘泉“其水如帘,布岩而下者三十余派。唐陆羽《茶经》品其水为天下第一”。

  • 水阁凉亭

    又称禄康插木、龙王潭、龙王塘。即今西藏拉萨市内布达拉宫后之龙王潭。清《西藏图考》卷5:“在布达拉后有一池,约四里,中建八角琉璃亭。又名水阁凉亭。”

  • 云霄县

    1913年改云霄厅置,属福建西路道。1914年属汀漳道。治所即今福建云霄县。1928年直属福建省。在福建省西南部沿海、漳江流域。属漳州市。面积1054平方千米。人口41.3万。辖6镇、3乡。县人民政府

  • 年若

    西藏古代族部名。地在今西藏年楚河流域白朗等县境。藏文史籍《敦煌吐蕃文书》载:在年若,首领为藏地区的首领,名叫托噶。年若在隋、唐以前为西藏最早的小邦之一,后被吐蕃兼并。

  • 石门峡

    在今河北遵化市西四十五里石门镇。《水经·鲍丘水注》:灅水“东南径石门峡,山高崭绝,壁立洞开,俗谓之石门口”。即此。

  • 鄚颉府

    渤海置,治所在鄚州 (今黑龙江省阿城市)。辖境约当今黑龙江省哈尔滨、五常、尚志、延寿及吉林松原等市县地。辽废。渤海国置,治鄚州(今黑龙江阿城市)。辖境约今黑龙江省松花江以南、延寿县以西及吉林省扶余县、

  • 项城县

    隋开皇初改秣陵县置,属陈州。治所即今河南沈丘县。大业初属淮阳郡。唐属陈州。北宋属淮宁府。金属陈州。蒙古至元二年 (1265) 废。后复置。明宣德三年 (1428) 移治殄寇镇 (今项城市南老城)。清属

  • 吉万县

    隋开皇三年(583)改安民县置,属绥州。治所在今陕西绥德县东南。大业三年(607)省入上县。古县名。隋开皇三年(583年)改安民县置,治今陕西省延川县延水关镇。大业元年(605年)废入上县。

  • 舜皇山

    在今浙江嵊县北二十四里。宋高似孙 《剡录》 卷2: 舜皇山 “山最崇直,冈岭复深,有舜井焉”。在湖南省新宁县城东南边境,与东安县及广西壮族自治区交界。属越城岭北麓。为国营舜皇山林场基地。传说舜帝南巡经

  • 拱北埠

    在今广东珠海市南拱北街道办事处。清光绪十三年 (1887) 开为商埠,设拱北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