雉州
①唐初改绥州置,治所在长城县 (今浙江长兴县南古城)。因县北雉山西得名。武德七年 (624)废。
②唐天宝前置羁縻州,属雅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宝兴县境。后废。
唐武德四年(621年)改长州置,治长城县(今浙江长兴县南)。辖境相当今浙江省长兴县一带。七年废。
①唐初改绥州置,治所在长城县 (今浙江长兴县南古城)。因县北雉山西得名。武德七年 (624)废。
②唐天宝前置羁縻州,属雅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宝兴县境。后废。
唐武德四年(621年)改长州置,治长城县(今浙江长兴县南)。辖境相当今浙江省长兴县一带。七年废。
亦作伊丽河、亦列河、依列河、帝帝河。即今新疆西北部及哈萨克斯坦东北注入巴尔喀什湖之伊犁河。《汉书·陈汤传》:建昭三年(前36),汤与甘延寿出西域,也延寿谋曰:匈奴如得乌孙、大宛二国,“北击伊列,西取安
辽属国军,在今俄罗斯贝加尔湖及以东至外兴安岭一带。《辽史·兵卫志》: “斡朗改” 亦作 “嗢娘改”。刘师培 《左盦集》 卷5 《辽史部族表书后》 云: 均乌梁海之转音,《元秘史》 作兀良合。
清置,属汾阳县。即今山西汾阳县西南三泉镇。(1)在山西省汾阳市南部。面积83平方千米。人口3.2万。镇人民政府驻三泉,人口3420。因村有三股泉水而得名。1949年为汾阳县三区,1954年改三泉乡,1
①即今四川长寿县东北乐温乡。清光绪《长寿县志》卷1:仁和场在“治北一百二十里”。②即今四川西充县西北仁和镇。清光绪《西充县志》卷2:仁和场在“治西四十里”。
即今吉林敦化市西北秋梨沟镇。清光绪《吉林通志》 卷15敦化县 《屯镇》: “西北四十里臭李子沟。” 吉林至敦化铁路经此,设秋梨沟站。
在今甘肃泾川县西南十五里。《宋史·曲端传》: 南宋建炎二年 (1128),“金游骑入境,端遣副将吴玠据青溪岭,与战大破之”。即此。
唐置,属维州。在今四川理县东北。后废。
东晋安帝时因秦雍流民置,属南秦州。寄治成都(今四川成都市南)。南朝宋改属益州。北周废。东晋安帝时侨置,寄治成都县(今四川成都市)。北周废。
今欧洲瑞典的旧译。清谢清高《海录》:“绥亦古国即瑞国,一在英吉利西少北,疆域与西洋略同。…来广贸易,其船用蓝旗画白十字。”
今四川黑水县东北小黑水河。《元和志》卷32当州平康县:“显庆中因古平康城置,在平康水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