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王旗
和硕特西前旗的俗称。在今青海乌兰县东。后迁德令哈市东。
和硕特西前旗的俗称。在今青海乌兰县东。后迁德令哈市东。
在今四川青川县西南青溪镇北。 《方舆纪要》卷73青川守御千户所:丁平山“在所北一里。《志》云:元平章丁世珍击番蛮,尝屯兵于此,因名”。
一名傅岩。即今山西平陆县治圣人涧。《史记·殷本纪》: “ (武丁) 于是乃使百工营求之野,得说于傅险中。”即“傅岩”。
在今新疆吐鲁番市西北。《晋书· 吕光载记》: 东晋太元十年 (385),吕光自西域还,“苻坚高昌太守杨翰说其凉州刺史梁熙拒守高桐、伊吾二关。熙不从”。
①在今四川汉源县北清溪镇北。《元和志》卷32黎州: 贞元二年 (786),韦皋 “又于州北故武侯城逦迤置堡三所,为州城之援”。明曹学佺 《蜀中广记》 卷35黎州: “ 《志》 云: 州北三里有武侯城。
明洪武十九年 (1386) 改翁驿置, 属平越卫。在今贵州凯里市西北炉山镇南一里。
即台湾宜兰县东南罗东镇。清末 《台湾地舆总图》 宜兰县舆地说略: “东南二十里曰罗东,旧设巡检,已裁。” 清光绪二十一年 (1895) 日本侵占台湾后,曾发生抗暴斗争。即今台湾省宜兰县东罗东镇。为太平
即今广东阳西县。清道光 《阳江县志》 卷1有织篢墟。1988年设阳西县治此。
在今江西九江市西长江东南岸。《寰宇记》卷111江州德化县: 琵琶亭 “在州西江边。白司马(白居易) 送客湓浦口,夜闻邻舟琵琶声,问之,是长安娼女嫁于商人,乃为作琵琶行,因名亭”。唐元稹《琵琶亭》诗:
即牙母鲁克池。今西藏浪卡子县羊卓雍错。《清一统志·西藏》:牙母鲁克于木卒池“在纳噶拉则城(今浪卡子县)东。池广四百六十余里,中有三山,一名米纳巴,一名鸦博土,一名桑里。山下溪流甚多,时白时黑,或成五彩
又名同戈、铜锅、同过、洞过。即今山西寿阳县南、榆次市东潇河。源出昔阳县西南陡泉山,西流经寿阳、榆次、清徐、太原市界入汾水。《水经·洞涡水》: “洞过水出沾县北山,西过榆次县南,又西到晋阳县南,西入于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