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川郡
唐天宝元年 (742) 改静州置,治所在悉唐县 (今四川茂县西北)。辖境相当今四川茂县西北地。乾元元年 (758) 复改为静州。
唐天宝元年 (742) 改静州置,治所在悉唐县 (今四川茂县西北)。辖境相当今四川茂县西北地。乾元元年 (758) 复改为静州。
又作暗木河、阿木河、阿梅河。即今中亚阿姆河。元属察合台汗国。
曹操邺都北城北部正中的大殿。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镇北。晋左思《魏都赋》曰:“造文昌之广殿,极栋宇之弘规。”《水经·浊漳水注》:“魏武封于邺,为北宫,宫有文昌殿。”
在今江西黎川县东。《陈书·周迪传》:天嘉四年(563),周迪据临川,陈主遣其弟顼击之,迪兵溃,逾岭奔晋安,“明年秋,复越东兴岭”,即此。《方舆纪要》卷86建昌府新城县:东兴岭在“县东三十里。因东兴废县
即英冈岭镇。今江西高安县西南英冈岭。明置巡司于此。古镇名。在今江西省高安市南。明于此置巡检司。
即今浙江海宁市中部辛江塘。明万历时开浚。《方舆纪要》 卷90海宁县: 新江塘河 “自湖州府德清县界***溪支流,由县西北庄婆堰、东抵县城濠,逶迤曲折,析为众流,东北入嘉兴境”。
即今江西信丰县东之桃江。《方舆纪要》 卷88赣州府信丰县: 桃江 “在县东……亦谓之信丰江”。
在今甘肃岷县北。《明一统志》卷37岷州卫:水磨沟寨“在卫城北五十里……有官军防守”。
①在今安徽淮北市东北梧桐村附近。《水经·睢水注》: “睢水又左合白沟水,水上承梧桐陂,陂侧有梧桐山。”②在今湖南平江县北。《清一统志 ·岳州府》:梧桐山 “在平江县北十五里。旧多梧桐。上有龙泉”。③即
①西魏废帝二年 (553) 置,治所在临江郡临江县 (今四川忠县)。辖境相当今四川忠县地。隋大业初废。义宁二年 (618) 复置,唐贞观八年(634) 改为忠州。②唐开元二十年 (732) 置,治所在
即今黑龙江省海林市西张广才岭。《清一统志·吉林一》: 海兰窝集 “在宁古塔城西北二百里,西接毕尔罕窝集,东接玛展窝集。绵亘数百里”。海兰河源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