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井溪
在今湖北利川市西南忠路镇东。《方舆纪要》 卷82忠路安抚司: 革井溪在 “司东一里”。
在今湖北利川市西南忠路镇东。《方舆纪要》 卷82忠路安抚司: 革井溪在 “司东一里”。
即今陕西洛南县东南景村镇。清光绪《陕西全省舆地图》 雒南县: 景村镇 “在城东四十里”。在陕西省洛南县南部。面积92平方千米。人口2.3万。镇人民政府驻景村街,人口2130。以此地山水景色秀丽得名。古
清乾隆时建,在今河北承德市避暑山庄内。《清一统志·承德府一》:文津阁在“山庄千尺雪之后, 卜高明爽垲,用浙江范氏天一阁之式,建为高阁,收藏四库全书,高宗纯皇帝御题曰文津阁”。
在今福建福州市北郊屏山南麓。北宋乾德二年(964),吴越国王钱氏尚割据福州,其臣下鲍脩让为郡守,在此建寺。初名越山吉祥禅寺。明正统间改名华林寺。原有殿、法堂、环峰亭、绝学寮等,均废毁,现仅存大雄宝殿,
①即今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西南普觉镇。《方舆纪要》卷122铜仁府平头著可司:四十八旗(溪)屯军“在司东南(按,应为西南)。为湖广军民杂处之地,嘉靖中议筑堡于此,恃为险囤。不果”。《清一统志·松桃厅》 作
亦称荆南国。五代十国之一。后唐同光三年 (925),封荆南节度使高季兴为南平王,都江陵府(治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故江陵县城)。辖境相当今湖北巴东、荆沙市、监利、石首等市县间地。北宋建隆四年 (963)
即今四川德格县东北竹庆村。民国《德格县图志》乡镇:“东北牛厂区竹庆、札科。”村西之竹庆寺,为红教著名寺院。
清置,属蓟州。即今天津市蓟县东北三十五里马伸桥镇。为蓟县通往河北遵化县要道。在天津市蓟县东北部、邦喜公路南侧。面积30平方千米。人口2.3万。镇人民政府驻马伸桥,人口 1400。始建于唐,取名马伸店。
在今陕西麟游县。《隋书·高祖纪》:开皇十三年(593)行幸岐州,“诏营仁寿宫”。义宁元年(617)废宫置凤栖郡及麟游县。隋开皇十三年(593年)建,“每岁避暑,春往冬还”(《元和郡县志》)。在今陕西省
即今江苏南京市东北栖霞镇。南宋 《景定建康志》 卷16: 栖霞市 “在上元县长宁乡棳山栖霞寺前,去城四十五里”。清同治 《上江两县志》 卷5《城厢》: 有 “栖霞街”。
辽开泰元年 (1012) 改幽都府置,建号燕京。治所在析津、宛平二县 (今北京城西南隅)。辖境相当今河北南拒马河、大清河、海河以北,遵化、丰南、宁河以西,紫荆关以东,内长城以南地区,包括北京市辖区。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