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飞山

飞山

俗呼胜山。在今湖南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西北四里。《资治通鉴》:唐乾宁二年(895),“蒋勋求为邵州刺史,刘建锋不许,勋乃与邓继崇起兵,连飞山、梅山蛮寇湘潭”。胡三省注:“飞山蛮,在邵州西北界,今其山在靖州北十五里,比诸山为最高峻,四面绝壁千仞。”


曾名胜山。在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城西。海拔720米。山势险峻,四周为绝壁,中部突起双峰,直插云端。历史上为苗、侗等少数民族聚众起义处。《资治通鉴》:五代梁开平四年(910年),溆州蛮酋潘金盛攻武冈,昭州刺史吕师周讨伐之,明年,“吕师周攀藤缘崖入飞山洞袭击潘金盛”,即此。有飞珠岩、白云洞、星泉等名胜。


猜你喜欢

  • 伊列

    当在今伊犁河一带。《汉书·陈汤传》:匈奴郅支单于如得乌孙、大宛两国,就会“北击伊列,西取安息”,指此。当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河一带。《汉书·陈汤传》:匈奴郅支单于如得乌孙、大宛两国,就会“北击伊列

  • 冶父

    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故江陵县城)东北。《左传》:桓公十三年(前699)“莫敖缢于荒谷,群帅囚于冶父,以听刑”。《续汉书·郡国志》 江陵县津乡刘昭注引《荆州记》曰:“县东三里余有三湖,湖东有水名苌(按

  • 冉魏

    十六国时期汉族冉氏所建政权。公元350年后赵大将冉闵杀石鉴称帝,建立魏国, 史称冉魏。都邺(今河北临漳西南)。有今河北、山西长城以南,山东、河南、湖北及安徽北部、陕西中部及东北部、甘肃东部之地。公元3

  • 阳和卫

    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置,属山西行都司。治所即今山西阳高县。清顺治三年(1646)与高山卫合并,改为阳高卫。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置,治今山西省阳高县。属山西行都司。宣德元年(1426年)移

  • 舜山

    ①又名历山、舜柯山。即今江苏无锡市西郊惠山。清光绪 《无锡金匮县志》 卷2: “舜山一名历山,山下为历村,或云上有舜田,不种而禾,岁恒产一、二穗。又有舜井。其西为柯山,两山连而其峰相望,土人合名之曰舜

  • 各得尔古

    亦作格德尔库。在今内蒙古苏尼特左旗东北。《御制亲征平定朔漠方略》卷22:康熙三十五年(1696)四月,“上驻跸格德尔库”。

  • 使君岩

    在今四川泸州市南。《舆地纪胜》 卷154泸州: 使君岩 “在城南五里。有嵓洞,深六丈有奇,广半之。嵓中有泉清冽。《图经》 云: 陆史君名弼,梁天监中为泸州刺史,死有神异,葬白崖,此崖为神游宴之所,号使

  • 玺城

    在今河北东光县东二十里。《方舆纪要》 卷13东光县“顺成城” 条下: “又有废玺城,在县东二十里。未详所始。”

  • 汴梁路

    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改南京路置,治所在祥符、开封二县(今河南开封市)。辖境相当今河南原阳、延津以南,偃城、项城以北。民权、沈丘以西,禹州、荣阳二市及襄城县以东地。明洪武元年(1368)改为开封府

  • 泸水桥

    在今四川西昌市西十里。《新唐书·韦皋传》: 贞元五年 (789),韦皋召东蛮内属,绝吐蕃,“东蛮断泸水桥攻吐蕃,请皋济师”。《方舆纪要》 卷74建昌卫军民指挥使司: 泸水在 “司南十里。……今司西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