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香泉镇

香泉镇

①即今江苏江浦县西北汤泉镇。《方舆纪要》 卷20江宁府江浦县 “高望镇” 条下: “县西三十里有香泉镇,以近汤泉而名。《志》 云: 泉在镇西南五里。本名汤泉,明初赐名香泉。”

②即今陕西宝鸡县西香泉镇。明成化十四年(1478) 置巡司于此。清裁。


(1)在安徽省和县北部。面积103.35平方千米。人口3.2万。镇人民政府驻香泉,人口2170。因本地有硫黄味的温泉,其泉有灌溉农田、洗衣、洗澡、治皮肤病之利,故有人美其名曰“香泉”,又叫“太子汤”。据说:南北朝时,梁朝的昭明太子在香泉住过,又说他身患疥疮,在这里洗澡治病,后人为纪念太子,又把香泉叫做“太子汤”。香泉街原叫平病镇,曾改为建德镇,民国时改为香泉。解放初设香泉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92年孙堡乡并入。2001年改置香泉镇。主产稻、油菜籽、小麦。有砖瓦、水泥、禽蛋加工等厂。全和、乌西公路交会于此。(2)在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西部。面积200平方千米。人口1.2万。镇人民政府驻香泉镇,人口1350。镇以驻地名。北魏为南由县治,唐元和三年(808年)废。北宋开宝二年至蒙古至元七年(969—1270)为陇安县治。明已称香泉。1951年设香泉乡,1961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97年设镇。产小麦、玉米、油菜籽等。有大理石加工厂。汽车通宝鸡市区。


猜你喜欢

  • 木钵镇

    在今甘肃环县东南四十五里木钵乡。《清一统志·庆阳府二》:木钵镇“即木波镇。明成化中,马文升增筑故城,周三里,建仓储粮,一方称便”。

  • 崇海镇

    在今江苏海门市东南长江滨崇海镇村。清光绪 《海门厅图志》 卷9有崇海镇。

  • 黄姑岭

    在今浙江金华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93金华县: 黄姑岭“在县东北五十里。宋宣和中,方腊寇婺,邀败官兵于此”。古山名。在今浙江省金华市东北。北宋宣和中方腊败官兵于此。

  • 阿里山

    在今台湾省嘉义县东北。主峰阿里山海拔2480米。清高拱乾《台湾府志》卷1“诸罗诸山”中有“阿里山”。今嘉义县东北有阿里山风景区,为闻名中外的观光胜地。(1)山脉名。在台湾省本岛西部。为台湾岛四行平行山

  • 清川堡

    金置,属葭州。在今陕西佳县北七十里。后废。

  • 茹蔴岭

    亦作茹麻岭。在今安徽泾县东南六十里。《方舆纪要》 卷28泾县: 茹麻岭 “群山环列,径道崎岖,有巡司戍守。岭北即桓公岭也”。

  • 六广河

    即六归河。今贵州大方县西南六冲河。《明史·李橒传》:天启二年(1622)安邦彦叛军“东渡陆广河,直趋贵阳”。

  • 隆德府

    北宋崇宁三年 (1104) 改潞州置,治所在上党县 (今山西长治市)。辖境相当今山西长治市及襄垣、黎城、屯留、潞城、长子、壶关、平顺与河北涉县地。金改潞州。元初复改隆德府,太宗三年(1231) 复改潞

  • 永安堤

    ①在今江苏连云港市东南。《新唐书·地理志》 朐山县:“东二十里有永安堤,北接山,环城长十里,以捍海潮,开元十四年,刺史杜令昭筑。”②在今河南孟津县东北。《清一统志·河南府三》:永安堤“唐武德中筑,当河

  • 驴城

    在今湖北当阳市东南。《水经·沮水注》:“沮水又东南径驴城西、磨城东。又南径麦城西。……传云:子胥造驴、磨二城以攻麦邑。即谚云‘东驴、西磨,麦城自破’者矣。”《清一统志·荆门州》:驴城“在当阳县东南四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