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骊山

骊山

亦名丽山、丽戎之山。在今陕西临潼县东南。周幽王死于山下。秦始皇亦葬此。其麓有温泉,唐明皇屡幸之,置温泉宫,后改名华清宫。《唐书·地理志》: “天宝元年,更骊山曰会昌。七载更会昌山曰昭应山,后复名骊山。”


又称郦山。在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骊山镇南,渭河南岸。为秦岭支脉。断块山,最高海拔 1302 米。有东绣岭和西绣岭,林木葱郁,远望形似骊马,故名(另说因古骊戎居此得名)。周、秦、汉、隋、唐等朝均在此建离宫,唐华清宫尤享盛名,今存遗址。山上有周幽王戏诸侯的烽火台遗迹,西北麓有著名温泉华清池,西麓有秦东陵,北麓有秦始皇陵和兵马俑,山腰有西安事变时蒋介石被抓处兵谏亭。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骊 山 远 眺


猜你喜欢

  • 关索千户所

    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置,属安庄卫。治所即今贵州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废。

  • 仙穴山

    即灵山。在今四川阆中市东北。《寰宇记》卷86阆中县:仙穴山“在县东北十里。《周地图》云:灵山峰多杂树, 昔蜀王鳖灵帝登此, 因名灵山……天宝六年敕改为仙穴山”。

  • 哈喇禾州

    即哈喇火州。在今新疆吐鲁番市东六十余里高昌故城。《元史·世祖纪》: 至元二十二年(1285),“都护府言: 哈喇禾州民饥,户给牛二头,种二石,更给钞一十一万六千四百锭,籴米六万四百石,为四月粮赈之”。

  • 珙州

    元末明玉珍置,属叙州路。治所即今四川珙县。辖境相当今四川珙县地。明洪武四年 (1371) 改为珙县。元末明玉珍改下罗计长官司置,治今四川省珙县。明初降为县。

  • 杜同县

    南齐置,为盐田郡治。治所在今广西北海市东南咸田。后废。古县名。南朝齐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东南咸田。为盐田郡治。后废。

  • 垆 (罏) 峰山

    一作炉峰山。在今福建泰宁县西北。 《元丰九域志》 卷9邵武军归化县有山。 明《寰宇通志》 卷47邵武府: 炉峰山 “在泰宁县治西。圆峙如香炉,为一邑胜概”。

  • 牛埠

    即今安徽无为县西南牛埠镇。清光绪《庐州府志》卷3无为州:老牛铺镇在“州南八十里”。

  • 大金川安抚司

    清雍正元年(1723)置,属松茂道。治所即今四川金川县。乾隆四十一年(1776)改流,置阿尔古厅。

  • 邾娄

    周代国名。曹姓。即邾。在今山东曲阜市东南南陬村。鲁穆公改称邹。《公羊》: 隐公元年 (前722),“公及邾娄仪父盟于眜”。注: “邾人语声后曰娄,故曰邾娄。”即“邹”。

  • 武昌县

    ①三国魏黄初二年 (221) 吴孙权改鄂县置,为武昌郡治。治所即今湖北鄂州市。从公安迁都于此。《三国志·吴书 ·吴主传》: 黄龙元年 (229)夏,孙权在 “南郊即皇帝位”。九月迁都建康,“征上大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