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高昌故城

高昌故城

维语称亦都护城。在今新疆吐鲁番市东南阿斯塔那(三堡) 西南。明陈诚 《使西域记》: 火州 “城方十余里,僧寺多而居民少。东有荒城,盖古高昌国地治也。汉西域长史、戊己校尉亦居此”。故城主要是公元500—640年间高昌国都城遗址。城垣成正方形,周长十里,分内、外城和宫城三部分,面积200万平方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俄、德、英、日等探险家先后在此盗窃大量珍贵文物。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维吾尔语称亦都护城。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东40余千米哈拉和卓堡西南。汉称高昌壁、高昌垒,两汉、魏晋时期,戊己校尉屯驻于此。此后历为高昌郡治、高昌国都、西州州治和回鹘国国都,至明初始废,前后经历约 1500 余年。其建筑和基本规模形成年代约在前凉至高昌麹氏王朝时代。总面积200万平方米,城垣大部残存,为夯土筑,略成正方形,周5.4千米。分外城、内城和宫城,布局似唐代长安城。解放前,俄、德、英、日等国“探险者”曾来盗掘,窃走大量珍贵文物。建国后,陆续发现一些波斯萨珊王朝银币、元龙泉窑瓷盘,还收集到一些小佛像、大陶缸等。特别是发现的元代用回鹘文和汉文合写的善斌卖身为奴契约,很有历史价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高 昌 故 城


猜你喜欢

  • 舟山

    即今浙江舟山市舟山岛。元《大德昌国州志》卷4:“以舟之所聚,故名舟山。”《方舆纪要》卷92宁波府定海县:舟山在“县东北二百里海中。一名观山。在昌国故城南。状如覆舟。嘉靖四十二年降海贼汪直于此”。

  • 孟村镇

    即今河北孟村回族自治县。清置孟村巡司。1955年于此设孟村回族自治县。在河北省孟村回族自治县中部偏南。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74平方千米。人口3.2万,回族居半。镇人民政府驻孟村,人口1.4万,其中回族

  • 叙南千户所

    明洪武四年 (1371) 置,属四川都司。治所即今四川宜宾市。十年 (1377) 升为叙南卫。明洪武四年(1371年)置,治今四川省宜宾市。十年升为卫。

  • 由拳山

    在今浙江余杭市西南一百二十里。《元和志》卷25:由拳山“晋隐士郭文举所居,傍有由拳村,出好藤纸”。《方舆纪要》卷90:“三国吴有暨猷者, 自由拳来隐此,故名。”

  • 烟竹堡

    在今湖南桂东县北。《方舆纪要》 卷82桂东县: 烟竹堡在 “县北五十里”。

  • 神州

    ①唐渤海国置,为鸭渌府治。治所在神鹿县(今朝鲜慈城郡北、鸭绿江南岸土城里; 一说即今吉林临江市)。辖境约当今吉林白山市东南及朝鲜慈城郡一带。辽改为渌州。②指京师所在之州。《南齐书·临川献王映传》:太祖

  • 昌北县

    1948年由昌图县析置,属辽东省。治八面城镇 (今辽宁昌图县北八面城镇)。1949年改属辽西省。1954年撤销,并入昌图县。旧县名。东北解放区设。1948年由昌图县北部析置,治八面城(今辽宁昌图县八面

  • 远安县

    北周武成元年(559)改高安县置,为汶阳郡治。治所在亭子山下(今湖北远安县西北旧县镇)。隋大业初属夷陵郡。唐属硖州。元属硖州路。明属夷陵州,成化四年(1468)移治东庄坪(今远安县)。崇祯末移治鸣凤山

  • 岑水

    在今广东翁源县西北。《方舆纪要》卷102翁源县:岑水“在县(治今翁城镇)北。源出羊径。一名铜水。可浸铁为铜,水极腥恶。两旁石色皆赤,不生鱼鳖禾稼之属,与曲江县胆攀水同源而异流,入英德县界,会于清溪水”

  • 铜锣洲

    在今湖南耒阳市北十里骜山水口。《清一统志·衡州府一》: 铜锣洲“周十里。耒水直流,此为之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