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街寨
即今云南个旧市东北三十六里鸡街镇。《方舆纪要》卷115蒙自县:鸡街寨“在县西北。道出府城,此为要口”。
即今云南个旧市东北三十六里鸡街镇。《方舆纪要》卷115蒙自县:鸡街寨“在县西北。道出府城,此为要口”。
在今云南建水县东南。明初置阿邦乡土守备。
北周保定二年(562)改淯阳郡置,治所即今陕西旬阳县东北蜀河镇。三年(563)废。北周保定二年(562年)置,治黄土县(今陕西旬阳县东北蜀河入汉水东岸)。辖境约今陕西省旬阳县东北一带。次年废。
春秋麋国地。名防渚。战国属楚,后入秦。在今湖北房县。秦始皇时为流放罪人之地。《史记·秦始皇本纪》: 平缪毐之乱, “夺爵, 迁蜀四千余家,家房陵”。《华阳国志·汉中志》: “徙吕不韦舍人万于房陵。”
北宋置,属内江县。在今四川内江市西全安镇 (朱家桥) 西南。
①一名龙停山。在今福建漳平市西。明嘉靖《漳平县志》卷2:龙停山“在县西里许,端重舒展,有泉可田,有寨可登,高明寺在其山腰焉”。②在今河南开封市西北隅龙亭公园内。民国《续河南通志》卷7:“亦名煤山。明太
即今河北玉田县南六十里石臼窝镇。清同治《畿辅通志》卷54玉田县图:西南有石臼窝镇。
即朱明门。为北魏平城内门阁。在今山西大同市东北。《水经·㶟水注》:白台“西即朱明阁,直侍之官出入所由也”。
亦名萨木配林寺、中厢城桑披寺。清康熙八年 (1669) 建,在今四川乡城县西南。系里塘安抚司境内较大剌嘛教寺院。《清史稿·锡良传》: 光绪三十二年 (1906),赵尔丰讨理瑭土司,进攻桑披寺,“尔丰以
即今台湾省台北市。清光绪间为台北府所在地。王诗琅、王国藩主修 《台北市志》 称: 艋舺译自番语,意即独木小舟。在今台湾省台北市西龙山、双园一带(今属万华区),地濒淡水河。为早期先民系船处。俗呼独木舟为
一作迦罗舍佛。在今泰国曼谷湾西北之叻丕一带。《新唐书·南蛮列传》: “又有哥罗舍分、修罗分、甘毕三国贡方物。……哥罗舍分者,在南海南,东堕和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