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鹿门山

鹿门山

又名苏岭山。在今湖北襄阳县东南。《清一统志·襄阳府一》 引 《襄阳记》: “鹿门山,旧名苏岭山。建武中,襄阳侯习郁立神祠于山,刻二石鹿夹神道口,俗因谓之鹿门庙,遂以庙名山也。” 《新唐书·孟浩然传》: 浩然 “隐鹿门山”,并作有 《夜归鹿门歌》 诗。


在湖北省襄樊市襄城区东南20千米处。北临汉水,南接霸王山。南宋咸淳五年(1269年),蒙古将阿朮围樊城,军于鹿门,即此。东汉建武年间建苏玲山神祠于山上,门前刻二石鹿,人称鹿门庙,故山随庙名。西晋改称万寿寺,唐仍名鹿门。宋最兴盛,有佛殿、僧寮、斋堂、方丈约五百多间。汉末庞德公,唐代孟浩然、皮日休等皆曾在此隐居。孟浩然有《夜归鹿门歌》诗。明以前建有庞公祠,供庞德公像,明嘉靖四年(1525年)又建祠,并祀庞、孟、皮,人称“三高祠”。明末被毁,现存祠宇,系晚清建筑,近年复建鹿门寺大殿、佛堂、山门、廊庑、牌坊和庞居洞、孟浩然亭等建筑。寺右有灵溢泉,悬空倾泻,状如珠帘,形若瀑雨,其下甃石为池,曰瀑雨池。泉水汇注池中,屈曲流经寺前,由石雕龙头口中喷出,终年不竭。寺内尚存有宋刻塔记和明、清石碑等,记载着鹿门寺高僧事迹及兴废始末。


猜你喜欢

  • 马脑观

    即今湖北谷城县西北马脑观。《清一统志·襄阳府三》:马脑观“在谷城县西一百八十里阴岩山。本朝乾隆十九年设巡司。嘉庆十一年裁”。

  • 金乡卫

    明洪武二十年 (1387) 置,在今浙江苍南县东南四十六里金乡镇。清康熙九年 (1670)废。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置,治今浙江省苍南县东部。属浙江都司。清康熙九年(1670年)废卫置镇。

  • 凹石硖

    即今新疆若羌县西南瓦石硖乡。清宣统《新疆图志》卷3婼羌县:凹石硖(庄)在“城北(为西之误)一百八十里”。

  • 南泥湾

    在今陕西延安市东南九十里。1941年至1944年,为粉碎国民党军队对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封锁,八路军三五九旅在王震的领导下,屯垦南泥湾,把荒无人烟的山沟变成了 “陕北小江南”。

  • 朱良店

    即今山东青州市北朱良镇。明嘉靖《青州府志》卷11:朱良店在“城北四十里”。

  • 劳石县

    南齐置,属临漳郡。治所在今广西浦北县附近。梁、陈间废。

  • 通星山

    在今广西苍梧县东北。《元和志》 卷37苍梧县: “通星山在县北六十二里。汉刘曜为太守,常登此山,仰观星历,因号通星山。”

  • 黄茅关山

    在今湖北竹山县西。《方舆纪要》 卷79竹山县: 黄茅关山在 “县西十五里。山险峻,昔置关于此”。

  • 古邵集

    即今山东枣庄市南古邵镇。旧属峄县。清光绪《山东通志》卷1 《舆图志》:峄县南有古邵集。

  • 绥建郡

    南朝宋元嘉十三年 (436) 置,治所在新招县 (今广东广宁县南)。辖境相当今广东四会、广宁、怀集等市县地。隋开皇十年 (590) 废。南朝宋元嘉十三年(436年)置,治新招县(今广东广宁县南)。隋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