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军营
在今江苏沭阳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22沭阳县: “黄军营在县西南五里,县东南十五里有南营,东十五里有浮营。《志》 云,元至元中,达如真所筑。”
在今江苏沭阳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22沭阳县: “黄军营在县西南五里,县东南十五里有南营,东十五里有浮营。《志》 云,元至元中,达如真所筑。”
明置,属榆林卫。即今陕西吴旗县北旧城子。《方舆纪要》卷61“永济堡”条下:把都河堡“在永济堡东四十里,亦名毕家梁”。
1920年由阿克苏道的焉耆、轮台、尉犁、婼羌、且末和迪化道的鄯善、吐鲁番置,属新疆省。治焉耆县 (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辖境约当今新疆吐鲁番地区及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1928年废。1920年4月由阿
即今辽宁丹东市西南三十二里娘娘城。《新唐书·薛万彻传》:贞观二十二年(648),“以青丘道行军总管帅师三万伐高丽,次鸭渌水,以奇兵袭大行城”。即此。即今辽宁省丹东市西南娘娘庙山城。《新唐书·薛万彻传》
即玉函山。在今山东济南城南二十里。《方舆纪要》 卷31历城县 “石固寨山” 条下载: “函山在府南二十里,即泰山北麓也。一名卧佛山。”
又作上都河。即今滦河上游闪电河。因其流经元上都故城 (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昭乃门苏木) 之南而得名,明代译音讹为商都。明 《蓟镇边防》 谓蒙古人以河水清绿急流,呼为商都,实是误解。又谓古北哨夜以滦
①在今广东罗定市西。《方舆纪要》卷101罗定州:水西营在“州西二里。又州东二里有水东营,俱嘉靖十三年设,以在泷水旁而名”。②即今广东仁化县北七十里恩村。明洪武七年(1374)置恩村巡司于此。
①在今河北霸州市东。《方舆纪要》 卷11霸州 “莫金山” 条: “南山在州东七十里。乔林修竹,周匝十数里,为州之胜。” 后为河水冲毁,成为平陆。②即君山。又名荆南山。即今江苏宜兴市西南二十里铜官山。《
清光绪元年 (1875) 置,属台湾府。治所即今台湾省台东县。卑南为高山族村社名,厅以社为名。十三年 (1887) 改为台东州。清光绪元年(1875年)置,治今台湾省台东县西北卑南乡。属台湾府。辖境相
一名覩光台,又名光明台。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峨眉山金顶上。清嘉庆《四川通志》 卷 17 峨眉县: 光明岩 “在峨眉山顶,铁瓦殿后,天仙桥侧。一名覩佛台,又名光相台”。
西魏改南五部县置,属武阳郡。治所即今甘肃文县东北五十里临江乡。北周移治葭芦城(今甘肃武都县东南七十里白龙江东岸)。隋属武都郡。唐属武州,大历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