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寺堡
即今河北邢台县西北四十里皇寺镇。《清一统志·顺德府》: 黄寺堡,“明时大名兵备道防秋处”。
即今河北邢台县西北四十里皇寺镇。《清一统志·顺德府》: 黄寺堡,“明时大名兵备道防秋处”。
在今浙江温州市西北,瓯江南岸。《新定九域志》 卷5温州: 破石山,“ 《永嘉记》 云: 永嘉江南岸有枯石,乃尧时神人以破石为椎”。《方舆纪要》 卷94温州府: 破石山在 “府西北二十里。临江壁立,如张
在今河北乐亭县南七十里月坨岛。《方舆纪要》卷17乐亭县:月坨“形如半月。《志》云:白绿洋沟入海四十里即月坨也,在巨浸中,广数十顷,其间草木繁植,雉兔充斥。冰合时,居民尝射猎于此,泮则掉艇樵采,为利甚厚
①在今湖南沅陵县西北四十里。《方舆纪要》卷81沅陵县:大酉山,“道书第二十六洞天也。上有龙湫”。②在今湖南辰溪县西二十里。中有大酉洞,深广二里。《清一统志·辰州府》 “大酉山”条:“又辰溪县西二十里有
①春秋、战国时国名。在今河北蔚县东北代王城。《史记·赵世家》:“简子乃告诸子曰:吾藏宝符于常山上,先得者赏。诸子驰之常山上,求无所得。毋卹还,曰:已得符矣。简子曰:奏之。毋卹曰:从常山上临代,代可取也
又名金鳌岭、浮玉山。在今江苏镇江市西北长江中,清道光时始与南岸连接。《元和志》卷25润州丹徒县:“氏父山,在县西北十里。晋破苻坚,获氐贼,置此山下,因以为名。今土俗亦谓之金山。”唐时以裴头陀于江际获金
明初置,在今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西。
在今江西广昌县西南。《清一统志·建昌府二》:秀岭镇“在广昌县西南修岭下。旧名修岭镇。明设巡司。本朝乾隆三十年裁”。古镇名。又称修岭镇。在今江西省宁都县东北。明置巡检司于此,属建昌府。清废。
在今安徽黄山市黄山区西北广阳乡南。现已没入太平湖。《舆地纪胜》卷22池州:杜荀鹤旧居“世传在石埭县之长林驿”。清康熙《石埭县志》:“长林街在县前舒溪之南,西自福安桥始,东至石界石止,杂植松杉桧柏,夹于
宋置,在今江西德兴市西南四十里。元废。
在今山东梁山县西北十八里。北魏置寿张县、唐初置寿州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