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珏桥镇
即今江苏邗江县北二十六里黄珏镇。清嘉庆 《扬州府志》 卷16 《都里》 引 《雍正志》: “黄珏镇即黄珏桥,在城北四十里白茆湖北、黄子湖南,地多高阜,最为偏远。相传宋、元之季,士大夫避地多居于此。今居人稠密,廛市鳞次,与江都东诸镇相等。”
即今江苏邗江县北二十六里黄珏镇。清嘉庆 《扬州府志》 卷16 《都里》 引 《雍正志》: “黄珏镇即黄珏桥,在城北四十里白茆湖北、黄子湖南,地多高阜,最为偏远。相传宋、元之季,士大夫避地多居于此。今居人稠密,廛市鳞次,与江都东诸镇相等。”
即灵渠。在今广西兴安县西,为沟通湘江与漓江之运河。《寰宇记》 卷162兴安县: “秦凿渠在县南二十里。本漓水自柘山之阴西北流,至县西南合零渠。”
①在今海南省屯昌县西南。旧属琼山县,清设巡司于此。②即今台湾省花莲县西南瑞穗乡。以地处秀姑峦溪支流红叶、富源两溪下游而得名。连横《台湾通史·疆域志》:“水尾迤南,改为花莲港厅,垦熟田约数千亩。”192
唐天宝元年(742)改东阳县置,属蜀郡。治所即今四川成都市东南龙泉镇。《元和志》卷31灵池县:“因县南灵池为名。”至德二年(757)属成都府。北宋天圣四年(1026)改为灵泉县。古县名。唐天宝元年(7
即上洛。在今陕西商州市。
西汉置,属乐浪郡。治所在今朝鲜清川江上游慈江道熙川以东院站一带,因浿水而得名。东汉末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朝鲜清川江上游慈江道熙川郡一带。属乐浪郡。晋废。
一名蒋家集。即今河南固始县东北三十里蒋集镇。明嘉靖 《固始县志》 卷3 《集市》: “北有蒋家埠。”
①在今浙江建德市西南五十六里,与衢州市接界。宋 《淳熙严州图经》 卷首 《寿昌县境图》 上,寿昌县南与龙游县交界有梅岭。《景定严州续志》 卷10寿昌县: 梅峰 “在县 (今寿昌镇) 西南三十里”。《方
清置台站。即今新疆哈密市东南黄芦冈。道光 《新疆识略》 卷3哈密: 黄芦冈台 “西至哈密底台七十里”。清祁韵士 《万里行程记》: 黄芦冈 “民居渐多,田草亦茂。路近哈密,则有种谷麦者矣,大半皆回民为之
唐南诏后期改镇西节度置,治所在丽水城(今缅甸克钦邦伊洛瓦底江东岸的达罗基)。辖境约当今缅甸英多以北地区。宋大理改腾冲府。公元8世纪中南诏阁罗凤开拓西部置镇西节度,治镇西城(今缅甸曼昌,一说今云南盈江县
在今广东兴宁市东南。《方舆纪要》 卷103兴宁县: 消陂尾隘在 “县南七十里。亦路出程乡,为水口之外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