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黄花镇

黄花镇

①即今北京市怀柔县西北五十二里黄花城乡。《方舆纪要》 卷11昌平州: 黄花镇在 “州北八十里。有城。元置千户所于此。当居庸、古北二关之中,北连四海冶,拥护陵寝,为京师后户”。

②北宋于故黄花县置,属梁泉县。在今陕西凤县凤州镇东北六十里。


(1)古镇名。在今北京市昌平区东北。元时于此置千户所。明时置参将守备驻守。(2)今镇名。(1)在江西省彭泽县中部。面积99平方千米。人口2.3万。镇人民政府驻阳司里,人口2870。镇以境内黄花畈地片得名。1950年属大庙、长岭等乡。1958年设黄花公社,1984年改乡。2001年太泊湖乡并入,2002年改设黄花镇。主产棉花,并产中药材彭柴胡。省桃红山梅花鹿自然保护区管理处设此。有制砖、塑料制品、油脂加工、木材加工、制茶、酿酒等厂。彭海公路经此。(2)在湖南省长沙县中部、九岭东南。面积168.3平方千米。人口7.3万。镇人民政府驻黄花市,人口2010。相传该地野菊丛生,遍地黄花,故名。明设铺递,称黄花铺。1949年属庆华乡。1956年为黄花、谷塘、回龙三乡。1958年为黄花公社。1961年分设黄花、谷塘、回龙三公社。1983年复乡,1988年改镇。1995年谷塘、回龙二乡并入。产稻、茶叶、生猪、鲜鱼。特产“谷塘鲤鱼”、“红鳃白鲢”。有建材、冶金、玛钢件、轻纺等厂。长平公路、319国道于此交会。为县境东北部公路交通枢纽。西南有黄花机场。(3)在广东省佛冈县南部。面积53平方千米。人口6440。镇人民政府驻黄花圩,人口140。因建公社时,社址在黄华洞,取其谐音得名黄花。1961年属石角公社,1976年析置黄花公社。1984年改区,1986年建乡,1993年设镇。属羊角山低山丘陵。黄花河自东北向西南流贯。主产稻、薯类,有丁香榄、三华李、四月李、菠萝、荔枝、柑橘等水果。佛冈水柿有名。林产松、杉等。有面粉、农机、火柴盒等厂。有公路接106国道。名胜有新娘房、龙船岩、猪笼岩、三雁石等。(3)集镇名。在北京市怀柔区西南部。属九渡河镇。人口1490。北魏称黄颁谷。元代称黄花镇,传因当地满山黄花,故名。明景泰四年(1453年)建黄花关城。清曾称黄花寨。盛产苹果。怀四、沙黄公路经此。


猜你喜欢

  • 净净沟水

    即白沟水。在今安徽萧县南。自梧桐陂北流入古获水。《水经· 获水注》: “猚水又东,净净沟水注之。水上承梧桐陂,西北流,即刘中书澄之所谓白沟水也。又北入于猚,俗名之曰净净沟也。”

  • 大隧山

    在今河南长葛县东北。旧属洧川县。《清一统志·开封府一》:大隧山“在洧川县西南十里。一名牛脾山。高二十余仞,长七八里,其中断处为大隧涧,两崖壁立, 中有坦途,可容方轨。相传即郑庄公见母处”。古山名。又称

  • 英罗港

    即今广东廉江市西南车板镇西,与广西合浦县交界之英罗港。《清史稿· 地理志》 石城县: “洗米河,出广西博白,迤南流为英罗港,入海。”

  • 夫罗县

    南齐置,属高兴郡。治所当在今广东化州、廉江、遂溪等市县境。隋开皇时废。

  • 半城镇

    即今江苏泗洪县东南半城镇。《清一统志·泗州》:半城镇“在州东北一百十里。商贾辐辏,居民稠密,附近河潮。本朝乾隆四十二年,添设州判驻此,巡私缉匪,兼管水利”。在江苏省泗洪县东南部,东濒洪泽湖。面积26.

  • 葛仙山

    ①在今江西靖安县西北。《寰宇记》 卷106洪州靖安县: 葛仙山 “在县西北二十三里。云即葛洪也。上有葛仙巷、练丹坛,岭有金钟,每遇风雨晦螟则有声”。《清一统志·南昌府一》: 葛仙山 “明正德间,土寇胡

  • 李市坝镇

    即今四川江津市南李市镇。清光绪《江津县志》卷2:李市场“距城九十里。烟火千余家,陆市此为第一”。

  • 王峒

    在今广西平南县北境。《资治通鉴》:唐贞观八年(634),“行军总管张士贵讨东西王洞反僚,平之”。胡三省注:“东西王洞僚,盖在龚州界。”

  • 长流河

    在今河北安新县西南五里。《方舆纪要》卷12新安县:长流河“一名长沟河。其上流即易州之鲍河也。经安肃(今徐水)、容城县,流入县境。又东南流至雄县,入于瓦济河。或以为即渥水旧流也。《志》云:县南三里有梁头

  • 汀州路

    元至元十五年(1278)升汀州为路,属福建行省。治所在长汀县(今福建长汀县)。大德三年(1299)罢福建行省后改属江浙行省。辖境相当今福建武夷山脉以东,明溪、清流、连城、上杭、永安等县市以西地区。明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