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山
①即今江苏宜兴市东南丁山。清 《宜兴荆谿县志》 卷1: 鼎山 “取三峰鼎立之义。其下有市,陶人多聚焉。俗称丁山”。
②在今福建漳州市东北。《方舆纪要》 卷99漳州府龙溪县: 鼎山 “在府东北二十五里。山高大,圆如覆鼎,绝顶有脐,俗呼鼎脐山”。
③在今四川江津市南。《方舆纪要》 卷69江津县: 鼎山 “在县治南。有三峰顶峙”。
①即今江苏宜兴市东南丁山。清 《宜兴荆谿县志》 卷1: 鼎山 “取三峰鼎立之义。其下有市,陶人多聚焉。俗称丁山”。
②在今福建漳州市东北。《方舆纪要》 卷99漳州府龙溪县: 鼎山 “在府东北二十五里。山高大,圆如覆鼎,绝顶有脐,俗呼鼎脐山”。
③在今四川江津市南。《方舆纪要》 卷69江津县: 鼎山 “在县治南。有三峰顶峙”。
1913年改古丈坪厅置,属湖南辰沅道。治所即今湖南古丈县。1922年直属湖南省。在湖南省西北部、沅水支流酉水以南。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面积 1286 平方千米。人口14万。辖4镇、11乡。县人民政
①在今浙江宁波市城区北部甬江西岸白沙公园一带。《清史稿·地理志》 宁波府:甬江“又与慈溪汇合,河流纵贯……径白沙市。左出一枝津,首白沙,讫张家堰,与镇海为界水”。即此。②即今广东英德市东南白沙镇,东近
清康熙间置,属唐努乌梁海。治所在今蒙古国库苏古尔省乌鲁克穆河北岸。
在今四川潼南县西北。《旧唐书·地理志》 遂州青石县: “隋改始兴县为青石,以县界有青石祠也。”
在今江苏兴化市东南。《方舆纪要》 卷23兴化县: “瓠子角在县东南。明初徐达等攻兴化,太祖曰: 瓠子角,兴化要害,寇所必经。达奉命以兵扼其地,兴化遂下,是也。”在今江苏省兴化市南。《续资治通鉴》:元至
清乾隆三年(1738)升狄道县置,属兰州府。治所即今甘肃临洮县。不辖县。1913年复降为狄道县。清乾隆三年(1738年)升狄道县为州,治今甘肃省临洮县。属兰州府。辖境即今临洮县。1913年降为县,19
1940年山东革命根据地由沂水、莒县二县边境析置,治杨家城子 (今山东沂水县东北杨家城子)。1949年改名莒沂县。旧县名。山东抗日根据地设。1943年3月由莒县西北部及沂水东部析置莒沂联合办事处。同年
在今湖南宁乡县西南九十里唐市乡。元置巡司于此。在江苏省常熟市东南部、横泾塘东南。面积47平方千米。人口2.3万。镇人民政府驻唐市,人口2500。原名尤泾(又称语溪)市。明正统初,唐姓经商成市,嘉靖八年
即今广西博白县东南英桥镇。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博白县图:东南有阴桥墟。
在今安徽天长市西。《方舆纪要》卷21天长县:平原桥“在县西九十里,西北通盱眙,东南通六合,为往来之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