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龙湾镇

龙湾镇

亦作龙安镇。又名靖安镇。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北。宋《景定建康志》卷16:龙湾市“在上元县金陵乡,去城一十五里”。《明史·太祖纪》:元至正十二年(1352),陈友谅“至龙湾”,太祖“乘雨夹击,大破之。友谅乘别舸走”。即此。


(1)在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东南部、瓯江下游南岸。面积85平方千米。人口1.5万。镇人民政府驻白楼下,人口 2200。地近港湾,山峦蜿蜒如龙,故名。1949年属滨江乡,1956年与水心乡合置永新乡。1961年属龙湾公社,1984年属龙湾乡,1985年析龙湾乡部分地域置龙湾镇。产稻、油菜籽。有蔬菜水果基地、甜橙基地和河蟹、蝤蛑养殖基地。有机械、阀门、化工、医疗器械、建陶、鞋革、服装等厂。为温州扶贫经济开发区和对台贸易点所在地。金温铁路货运终点站设此。机场、温强、疏港公路横贯。有温州机场、万吨级龙湾码头。有拆船厂、温州海洋渔业公司。向为海防要地,隔江与乐清市磐石相峙,扼瓯江咽喉。古迹有龙湾古炮台遗址。(2)在湖北省潜江市西南部。面积130平方千米。人口4.3万。镇人民政府驻地龙湾,人口 2700。明时建镇,地处龙湖之中,名为龙湖镇,后演变为龙湾。解放初,属江陵县张金区及潜江县熊口区。1954年由江陵县划入潜江县。1961年属龙湾、竺场、沱口、腰河四公社。1975年四公社合并,成立龙湾公社。1985年改置镇。为江汉平原湖区。主产小麦、稻、大豆。有造纸、农具、麻线等厂。潜张公路经此。(3)在广东省四会市中部。面积43.1平方千米。人口1.6万。镇人民政府驻龙湾,人口 2600。清道光年间成圩,原称飞升圩。后因位于龙江畔,改名龙江圩。又因洪水再迁至现址,改称龙湾圩。1949年属四会县第五区。1957年置龙江乡,1961年置龙江公社。1983年改区,1986年撤区置镇。地处江谷河(龙江)河岸平原区。主产稻、柑橘。淡水鱼养殖业普遍。有酿酒、塑料、金属家具、草织、制衣、绣花等厂。有公路接四良公路。(4)在广东省廉江市中南部。面积59平方千米。人口3万。镇人民政府驻龙湾街,人口 3100。镇区清中叶建,处河湾区,以“”喻河,故名。1950年属廉江县第五区,1953年属第八区。1957年设龙湾乡,1958年属卫星公社。1961年析置龙湾公社,1983年改区,1986年建镇。地处九洲江河岸平原台地区。产稻、甘薯、甘蔗、蔬菜、烟叶。有水泥、饲料、粮食加工、红砖、造纸等厂。有公路通廉城。


猜你喜欢

  • 财丘县

    南朝梁置,属财丘、梁兴郡。治所在今安徽临泉县境。北周废。

  • 崇仁县

    ①隋开皇九年 (589) 置,属抚州。治所即今江西崇仁县。大业初属临川郡。唐复属抚州。元属抚州路。明属抚州府。民国初属江西豫章道。1926年直属江西省。明吴与弼为崇仁人,传其学者称崇仁学派。②唐武德四

  • 定颍县

    东汉永初二年 (108) 析上蔡县置,属汝南郡。治所在今河南西平县东。南朝宋废。古县名。东汉永初二年(108年)置,治今河南省西平县东。属汝南郡。南朝宋废。

  • ①春秋郑邑。在今河南襄城县南一里。《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前636),大叔以狄师伐周,“王出适郑,处于並”。杜注:“郑南氾也,在襄城县南。”《水经·汝水注》:“汝水又东南径襄城县故城南。……其城南对氾

  • 宫城县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 (446) 置,属澄城郡。治所即今陕西合阳县东宫城村。北周废。古县名。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置,治今陕西省合阳县东宫城村。属澄城郡。北周废。

  • 虒祁宫

    春秋晋平公筑。在今山西侯马市西南十里汾祁村。《左传》: 昭公八年 (前534),“晋侯方筑虒祁之宫”。《水经·浍水注》: “宫在新田绛县故城西四十里。晋平公之所构也。……其宫地背汾面浍,西则两川之交会

  • 朗卜切喀巴普山

    亦作狼千喀巴布山或朗沁喀巴布冈里。即今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东北看龙山。为冈底斯山南干所始。狼楚河发源于此。清乾隆 《卫藏通志》 卷3: “唐古忒 (藏) 语: 朗 卜切,象也。山形似象,口有泉流出,故名

  • 大沙河

    在今江西大余县南。《方舆纪要》卷88南安府大庾县:大沙河在“府南十里。源出大庾岭麓,东北流,经东山麓入章江。《志》云,章水自府西石陂头而南,横城南驿使门外五板桥边,合大小沙河、五板水,下东山麓,如萦带

  • 崿山

    一名鄂山。在今山西乡宁县东三十里。《隋书· 地理志》: 文城郡昌宁县有 “崿山”。即此。

  • 都安堰

    即都江堰。在今四川都江堰市西岷江中。《水经·江水注》: “江水又历都安县。……李冰作大堰于此,壅江作塴,塴有左右口,谓之湔塴,江入郫江、检江以行舟。《益州记》 曰: 江至都安堰其右,检其左,其正流遂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