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龙眠山

龙眠山

一名龙山。古称龙舒山。在今安徽舒城县西南、桐城县北,为二县界山。《舆地纪胜》卷45庐州:龙眠山“在舒城县西南八十里春秋村。如卧龙状。邑人李公麟因此取山号龙眠居士”。“龙眠毓秀”为舒城八景之一。《清一统志·安庆府一》:龙眠山,“《县志》:在县北五里,与华崖对峙。多峭壁,俯清流,若青布潭、碾玉硖诸处尤胜。宋李公麟为泗州参军,归老于此,号龙眠居士, 自绘龙眠山庄图,苏轼为之跋。《旧志》:有东西两龙眠。在县北五里,与华岩对峙,盖东龙眠也”。


古称龙舒山、龙山。在安徽省舒城县城西南与桐城市分界处。形如卧龙,故名。山分东西两支,东龙眠属桐城市,西龙眠属舒城县。西龙眠山势蜿蜒起伏,岩壑幽邃,中多峭壁。山上有二龙井、青龙潭、老虎石、鸡冠石、棋盘石、仙人床、玉峡诸胜,山阴有龙眠寨,峥嵘秀削。宋代著名画家李公麟因爱其胜,归老于此,号龙眠居士,自绘龙眠山庄图,苏轼为之跋。黄庭坚有诗咏龙眠山曰:“诸山何处是龙眠,旧日龙眠今不眠。闻道已随云物去,不应只雨一方田。”东龙眠有青布潭、碾玉峡诸景,还有清代张英、张廷玉父子“大小宰相墓”。


猜你喜欢

  • 淮南西路

    简称淮西路。北宋太平兴国元年 (976)分淮南路西部置,至道三年 (997) 复与淮南东路合为淮南路,熙宁五年 (1072) 又分淮南路西部置,治所在寿州 (今安徽凤台县)。辖境相当今安徽凤阳、和县以

  • 云窝

    亦名簇店、鷟店、初殿。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峨眉山骆驼岭后一里。清光绪《峨眉山图说》:“初殿,其山形若鸑鷟,亦名鷟殿,又曰簇店。盖原祗板屋一间,僧煮汤以俟游客蒸炊,后改店为殿,即云窝也。”

  • 高胜镇

    在今广东乐昌市东。《方舆纪要》 卷102乐昌县: 高胜镇在 “县东二十里。有巡司。今废”。

  • 封门山

    在今广东封开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101封川县: 封门山 “在县 (今封川镇) 东北二十里。峰峦秀蔚,两崖如门”。

  • 石鼓山

    ①在今山西原平市东。《魏书·尔朱兆传》:北魏建明元年(530),高欢与尔朱兆“斩步蕃于秀容之石鼓山”。②即今江苏苏州市西灵岩山。春秋吴建馆娃宫于此。北宋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卷中:砚石山“山西有石鼓,

  • 平度州

    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以胶水县改置,属莱州府。治所即今山东平度市。1913年改平度县。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改胶水县置,治今山东省平度市。属莱州府,清仍旧。1913年降为县。

  • 那河

    又作难河。即今黑龙省之嫩江及嫩江流注之松花江。《旧唐书·室韦传》:望建河“源出突厥东北界俱轮泊,……又东流与那河、忽汗河合,……东流注于海”。即“难水”。

  • 同官峡

    亦作同冠峡。在今广东阳山县南。《舆地纪胜》卷92连州:同冠峡,“韩文次同冠峡诗云:今日是何朝,天晴物色饶,落英千尺堕,游丝百丈飘……注云:公赴阳山时作”。《清一统志·连州》:同官峡,“俗呼为晾纱峡。转

  • 停洞铺

    即今贵州从江县西北停洞乡。《清一统志·黎平府》 “朗洞铺” 条下: 又有 “停洞铺”等皆戍守处。“停洞” 系侗语音译,意为岩边的寨子。

  • 东苑

    ①亦称东园、东明园。为金代皇家御园。在金中都(今北京市)皇城内东垣内侧迤南,西邻宫城东垣,北至东华门处。《大金国志》载:大定十七年(1177)四月,“国主与太子诸王在东苑赏牡丹”。②亦名梁苑、兔园、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