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脖子
在今江苏南京城东北太平门外。太平天国时期在此修筑地保城,为保卫天京的重要军事要塞。据清军江南大营的统领向荣在其奏稿中称:南京“地高池深,坚固异常,……但紫金山龙脖子一隅有旱路可通”。
在今江苏南京城东北太平门外。太平天国时期在此修筑地保城,为保卫天京的重要军事要塞。据清军江南大营的统领向荣在其奏稿中称:南京“地高池深,坚固异常,……但紫金山龙脖子一隅有旱路可通”。
在今安徽歙县西十二里棠樾村。为棠樾鲍氏家族旌表本族先贤而建。牌坊共七座,明代两坊,清代五坊。清坊为三门四柱,中有一方形单檐攒尖碑亭,名骢步亭,有清邓石如题写的匾额。明坊为卷草型纹斗脊式,三间四柱三楼。
又名赤山湖、赤山塘。在今江苏句容县西南三十里。《新唐书·地理志》 升州句容县: “县西南三十里有绛岩湖。麟德中,令杨延嘉因梁故堤置,后废。大历十二年,令王昕复置,周百里为塘,立二斗门以节旱暵,开田万顷
①唐方镇名。咸通十一年 (870) 置,治所在徐州 (今江苏徐州市)。天复二年 (902)废。②五代方镇名。后梁置。治所在华州 (今陕西华县)。后唐改为镇国军。唐方镇名。咸通十一年(870年)置,治彭
即今河南陕县东南硖石乡。杜甫《石壕吏》诗:“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北宋置镇。在今河南省陕县东南硖石镇。唐杜甫《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即今江西宁都县南长胜镇。1933年中央革命根据地置长胜县治此。
西汉置,属涿郡。治所在今河北河间市东北四十里。元朔三年(前126)封河间献王子禁为侯国。东汉废。西汉元朔三年(前126年),武帝封河间献王子刘禁为州乡侯,置州乡侯国,治今河北省河间市东北。东汉省。
俗称少误石司。在今四川道孚县东南协荣乡。清康熙四十年(1701)置少误石土百户。
即今江西吉安县西曲濑乡。清光绪《庐陵县志》卷3:曲濑市“在县西南二十五里”。
即今台湾省澎湖群岛最北之目斗屿。又名北屿。清蒋毓英《台湾府志》卷3:目屿“山形如人眼然,故名”。
在今俄罗斯萨哈林岛 (库页岛) 东海岸北部。清光绪 《吉林通志》 卷19: 塔他玛山 “在库页岛,距吉林城东北四千四百五十里”。塔塔玛河发源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