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司
唐、宋御史中丞别称。
唐、宋御史中丞别称。
杂任职名。唐初置于舟楫署,协助漕正、监漕管理运漕之事。
官名。辽朝置。内侍省官员,统领内侍省契丹、汉人、渤海内侍。
原意为治理。汉朝为郡县右曹大吏别称。右曹即指主簿、督邮、五官掾、功曹等总揽内外众务之职吏。地位较高。魏晋南北朝州、郡国、县府所属摄诸曹、理众事,地位最尊。三国魏多指郡功曹,晋多指郡国主簿,南朝梁、北朝
官署名。元置,属宣徽院,设提领、副提领各一人。
见“遥郡”。
在宫内任职之臣的泛称。《汉书·霍光传》:“令故昭帝侍中中臣侍守王。”
官名。西魏、北周冬官府司玉下大夫石工中士佐官,正一命。
官名。宋朝置,为宦官阶官。宦官职名。宋内侍省置。
乐官名。掌宫廷舞蹈。《后汉书·献帝纪》:建安八年(203)“公卿初迎冬于北郊,总章始复备八佾舞。”李贤注:“总章,乐官名。”三国魏至南朝置总章监。又有“总章工”、“总章校尉”等官。官名。三国魏青龙三年
官名。清末民政部之长官。光绪三十二年 (1906),改巡警部尚书设。从一品。掌主版籍,整饬风教,绥靖黎物,以奠邦治。宣统三年 (1911),改民政大臣。官名。清末置,为民政部长官,员额一人。见“民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