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中央研究院

中央研究院

官署名。民国十七年成立,为全国最高科学研究机关,直属国民政府,以研究为宗旨,实行研究,并指导全国科学研究,奖励研究事业。设院长一人,总理院务,下设总办事处主持行政,分物理、化学、工程、地质、天文、气象、历史、语言、社会科学等研究所;自然历史博物馆。各研究所设所长、组主任、研究员、助理研究员、研究生。


全国最高学术研究机关。国民党政府于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设置,隶于大学院,次年十一月九日公布《中央研究院组织法》,改隶国民政府。其任务除实行科学研究外,并指导、联络、奖励学术的研究。设院长一人,综理全院行政事宜,总干事一人,受院长的指导,执行全院行政事宜;其办公之处称总办事处,分设文书、会计、庶务、出版品国际交流四处,以干事三至五人分掌之。本院直辖研究机关,规定设物理、化学、工程、地质、天文、气象、历史语言、国文学、考古学、心理学、教育、社会科学、动物、植物十四个研究所,实际上至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仅成立物理、化学、工程、地质、天文、气象、历史语言七个研究所。中央研究院得设评议会,为全国最高学术评议机关,以院长聘任的国内专门学者组织之。中央研究院评议会实际上于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始行成立。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国民政府改组为总统府时,本院直隶于总统府。参见“中央研究院评议会”。

猜你喜欢

  • 祠祭清吏司郎中

    官署名。简称祠祭司郎中。明清礼部祠祭清吏司之主官,掌司事。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改祠部郎中设,一人。南京礼部祠祭清吏司亦设一人,皆正五品。清顺治元年(1644)沿设,汉郎中一人。七年增设满洲郎中一

  • 白直

    (1)南北朝时期设置,属于胥役之类。(2)唐代设置,属杂任职,在府州县官署值班,供传呼役使。员额自八至二十四人不等。

  • 国防部第一厅

    官署名。国民党政府设置,直属于参谋总长,掌管全军人事。设厅长一人,中将级;副厅长一人,少将级。厅内分设三处,处下设科,分掌铨叙、任免、考核、奖惩等业务。处长为少将级,副处长为少将或上校级,科长为上校级

  • 法部左右丞

    官名。清末于法部设左右丞各一人,秩三品, 为承政厅的主官。掌稽察各司重要事务,总办秋审、朝审,兼核恩赦减等各事,任命调整所辖京外各职,区划各审判厅辖地及检查司法警察等事项。有参事二人助理厅务,由司员中

  • 长宁寺卿

    官署名。为长宁寺的主官,见“长宁寺”。

  • 虞部承务郎

    官名。隋文帝置虞部员外郎,为侍郎的副职。炀帝改诸司侍郎为郎,废员外郎,增郎的员额为二人,后又减为一人,另置承务郎一人,掌同员外郎。唐武德初沿置,三年(公元620年)改为“虞部员外郎”,见该条。

  • 于越

    官名。契丹遥辇氏末期始见,为总执政官。耶律阿保机即位前,曾任于越。入辽,无所掌,官位在北、南大王之上。《辽史·百官志》称其坐而论议以象公师,实际为北面最高加官,非有殊勋者不授此职。臣属于辽的一些部落、

  • 马步院

    官署名。五代置于诸州,掌刑狱之事,设马步都虞侯,以牙校充任。宋太祖开宝六年(973)改司寇院。参见“马步司”。五代时州的审判机构之一。《唐六典》卷一记唐代各州司法参军的职务是“掌律令格式,鞫狱定刑”,

  • 铸钱都尉

    官名。北魏置。主管钱币的铸造事务。下设长史。参见《魏书·高崇传》。

  • 履正大夫

    官名。北宋徽宗政和六年(1116)置,为正五品武阶官。武阶官名。宋政和六年(公元1116年)置,秩正五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