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中央研究院评议会

中央研究院评议会

学术评议机关。国民党政府设置,成立于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属中央研究院。评议会的组成人员分为会员与评议员。关于会员,凡中国专家在学术上有重大贡献,或主持科学研究有重大成绩,由评议员十人提议,经评议会评议员五分之四以上通过,得被选为评议会名誉会员;外国专家在学术上有重大贡献者,经过上述手续,得被选为评议会外国会员;关于评议员,依照《国立中央研究院评议会条例》的规定,第一届的评议会评议员由中央研究院院长与各国立大学校长组织选举会,投票选举三十人,呈请国民政府聘任。评议会既经组成,《条例》亦于民国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十一月修正。依照新的《条例》,评议会的评议员任期五年,任期届满,即由评议会自行选举下届评议会,员额不固定,每一学科评议员不得超过三人,无相当人选可暂缺。其职权为:一、决定本院研究学术的方针,二、促进国内外学术研究的合作与互助;三、选举本院院长候补人;四、选举名誉会员;五、受国民政府的委托从事学术的研究;六、受考试院的委托,审查关于考试及任用人员的著作或发明。

猜你喜欢

  • 蓝尹

    官名。春秋时楚国置。《左传·定公五年》:“王之奔随也, 将涉于成臼。蓝尹亹涉其帑, 不与王舟。”

  • 司教

    女官名。宋徽宗政和三年 (1113),改尚书内省官制置,职掌仿户部。

  • 芽茶科

    官署名。清朝礼部主客清吏司所属机构,分办本司事务。

  • 永信少府

    官名,汉哀帝时置,为太后宫官,掌永信宫财物等事。《汉书·外戚传下·孝元傅昭仪》:“尊恭皇太后为帝太太后,丁后为帝太后。后又更号帝太太后为皇太太后,称永信宫,帝太后称中安宫,而成帝母太皇太后本称长信宫,

  • 尚舍寺太监

    官名。元至元三十一年(公元1294年)置尚舍监,属宣徽院。至大元年(公元308年)改为寺。延祐三年(公元1316年)定为正四品。掌行在帷幙帐房陈设之事,牧养骆驼,供进爱兰乳酪。设太监二人为主官,下设少

  • 太子备身别将

    参见“太子备身五职”。

  • 都盐案

    官署名。北宋前期置,隶三司盐铁部,掌丰盐事。由本部都孔目官以下分领之。神宗元行(1078—1085)改制,随三司罢。

  • 饷所

    南宋总领所别称。

  • 勾管

    吏名。北宋鞍辔库置,协助监官处理有关事务。

  • 防风氏

    禹时部落联盟所属部落酋长之一。《国语·鲁语》:“昔禹致群神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群神谓主山川之君,即各地部落酋长。防风氏部落在今浙江省武康县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