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乐正

乐正

官名。①乐官之长。相传尧时已置。春秋战国沿之。分大、小乐正。属员有太师、瞽工等。《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昔有仍氏生女”,“乐正后夔取之”。《吕氏春秋·孟春》:“命乐正入学习舞。”高诱注:“乐正,乐官之长也。入学宫,教国子讲习羽籥之舞。”后世乐正地位较低。南朝梁太常卿下有乐正,掌乐事。隋炀帝改太乐署、清商署乐师称乐正,置十人。唐朝太乐署置八人、鼓吹署置四人,皆从九品下,助理本署令教习鼓乐。北宋太常寺亦置,掌声律。②后宫官。南朝宋明帝置。掌铨查六宫。官品第三。


官名。掌音乐,尧时夔曾任此官。荀子《成相》:“得后稷,五谷殖,夔为乐正鸟兽服。”《礼记·王制》:“乐正崇四术,立四教……凡入学以齿,将出学,小胥、大胥、小乐正,简不帅教者以告于大乐正。大乐正以告于王。”注:“乐正,乐官之长,掌国子之教……大胥、小胥,皆乐官属也。”唐代的乐正,为太常寺所属的太乐署中的低级官员,从九品下。见《新唐书·百官三》。

猜你喜欢

  • 后关将军

    将军名号。王莽置五威前关、后关、左关、右关将军。尉睦侯王嘉为后关将军,掌北挡燕赵,尉睦于后。见《汉书·王莽传》。

  • 军衡司

    官署名。清末陆军部所属机构。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掌陆军军官之班秩、阶品、封赠、袭荫,以及官佐之任职,凡军官、官佐并领其籍。辖任官、赏赉、考绩、旗务四科。置司长一人掌司事,下设科长四人,科员四十

  • 战区巡察团

    抗战期间国民党政府监察院派往各战区的巡察组织。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国民党政府公布《监察院战区巡察团规程》, 设置战区巡察团。巡察团直隶于监察院,其设置团数及各团巡察区域以军事委员会划定的各战

  • 广西部员外郎

    官名。明初户部广西部、刑部广西部均置,各一人,从五品,协郎中掌本属部之事。参见“广西部”。

  • 右贤王

    匈奴官名。即右屠耆王。屠耆为匈奴语“贤”,汉人因称右屠耆王为右贤王。为单于之下的最高官职,地位仅次于左贤王,以单于子弟充任。一般统辖万余骑,居单于西方,最为大国。下置千长、百长、什长、裨小王、相、都尉

  • 应办使

    官名。金朝置,战时掌征集物资等事。

  • 县佐史

    吏员名。唐代县置司功佐、司仓佐、司户佐、司兵佐、司法佐、司士佐,其下各设史以佐之。宋初合佐、史为一职,为县吏之一,其地位在录事史之下。

  • 铁官长

    官名。西汉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均置,员各一人,有丞。东汉省。官名,秦汉置,凡出铁多的郡县,根据工作量的大小置令、长及丞,秩次如县、道。掌铸造。见《后汉书·百官志五·边县》。

  • 隆萃苑

    官署名。明成祖永乐五年 (1407) 置,北京苑马寺六监二十四苑之一,属金台监。设圉长一人,从九品,下分各群,设群长,掌牧养马匹,以备军需。十八年并入太仆寺。参见“金台监”。

  • 右三护军府副护军

    官名。同“右一护军府副护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