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乡议事会

乡议事会

乡自治组织的议决机关。清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公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其中规定,乡指人口不满五万的村庄屯集地方,与城镇同为乡以下的行政区划。北洋政府沿置,其区域各以原来的境界为准。自治事权主要为办理本地方的教育、卫生、道路、工程、农业、商务、慈善及公共营业。议事会为自治组织的议决机关,由选民直接选出的议员组成,其员额,人口不满二千五百人的六人,四万以上的十八人,任期一般为两年,大多数规定每年改选半数;首届由抽签决定分批,第一批改选的半数,其任期实际上只为一年。议事会设议长、副议长各一人,由议员互选。议事会的议决事项如下:一、本地方自治范围内应兴应革事项;二、自治规约;三、自治经费;四、预算、决算;五、选举争执;六、自治职员的惩戒。乡与城、镇的自治组织以县知事为监督。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袁世凯下令停办各级地方自治后,乡与城、镇议事会一起废止。

猜你喜欢

  • 小宫伯下大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 置,北周沿之。天官府官伯司次官,分置左、右,皆正四命。协助左右宫伯中大夫掌管宫庭侍卫,轮番在宫内值勤,兼管临朝及出行的警卫。隋文帝开皇元年(581) 废。

  • 哈资(子)伯克

    官名。哈资伯克,也写作哈子伯克,为清朝在新疆设的地方官员,掌管平决诤议。设在喀什噶尔、伊犁喀什噶尔的为五品官,设在阿斯图阿尔图什、伯什克勒木、哈尔哈里克、和阗、伊里齐城、哈拉哈什城、玉陇哈什村等地的为

  • 锦衣卫后所指挥使

    官名。明置,见“锦衣卫中所指挥使”。

  • 冗骑常侍

    官名。十六国前燕置。《资治通鉴·东晋成帝咸康三年 (337)》:“(慕容皝任) 皇甫真、阳协为冗骑常侍。”胡三省注:“冗骑常侍,晋之散骑常侍。”

  • 行台省兵部尚书

    官名。隋唐行台尚书省置,隋朝一员,视正三品,掌同兵部尚书,兼吏部、礼部。唐初陕东道大行台尚书省一员,正四品,兼掌吏部事; 诸道行台尚书省一员,从四品,兼掌吏部、礼部事; 高祖武德五年至九年(622—6

  • 西库

    官库名。唐置,属左藏,见“左藏署令丞”。

  • 济州路转运司

    地方官署名。金朝置。掌本路税赋钱谷、仓库出纳、权衡度量之制。设于济州路。原称上京路都转运司,海陵王天德四年 (1151) 改名。设转运使领司故,秩正三品。下设同知转运使、副转运使等官。世宗大定二十九年

  • 司平

    官署名。即尚书省工部,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咸亨元年(670)复名工部。

  • 亲府左郎将

    官名。① 唐朝左右卫所领亲府次官之一,置一员,正五品上。② 唐朝太子左右卫率府所领亲府次官之一,置一员,正五品下,高宗永徽三年(652) 改左翊军郎,显庆元年(656) 复名左郎将。

  • 服官

    官署名。主织造,产品供宫廷服用。西汉设于齐临淄(今属山东淄博市)、陈留郡襄邑(今河南睢县)两县。由长、丞典领其事。襄邑主作锦绣,临淄作缯帛,作者数千人。因临淄服官制作首服、冬服、夏服,又有“齐三服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