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五府

五府

官署合称。西汉指丞相、御史大夫、车骑将军、前将军、后将军府。东汉指太傅、太尉、司徒、司空、大将军府。魏、晋以来,用作诸公府的泛称。②唐朝十六卫之左、右卫,各有亲卫之府一,称亲府;勋卫之府二,称勋一府、勋二府; 翊卫之府二,称翊一府、翊二府,合称五府。③明朝“五军都督府”的简称。


官署合称,指官署,也指官署之长官。西汉时指丞相府、御史大夫府、车骑将军府、前将军府、后将军府。东汉指太傅府、太尉府、司徒府、司空府、大将军府。《后汉书·樊宏传》:“五府调省中都官吏京师作者。”注:五府谓太傅、太尉、司徒、司空、大将军也。调:征发也。省:减也。中都官吏:在京师之官吏也。作谓营作者也。”魏晋以后,泛指诸公府。唐朝指亲卫府、勋卫一府、勋卫二府、翊卫一府、翊卫二府。见《旧唐书·职官志三》。宋以两参政府、三枢密府为五府。见赵升《朝野类要·三》。在明朝为五军都督府的省称。详“五军都督府”条。

猜你喜欢

  • 管河主事

    官名。据《明会典》记载,明代于山东以主事与郎中、副使分掌河帑出纳。

  • 超武将军

    官名。将军名号。南朝梁武帝普通六年(525)刊正将军名号时置,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九班。陈沿置,拟八品,比秩六百石。

  • 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

    军事委员会所属的特务组织。国民党政府设置,其前身是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国民党秘密组织复兴社的特务处,由戴笠主持。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扩展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军统局。

  • 印造钞引库

    官署名。金朝置,掌交钞、盐引印造发放。设正使、副使、判官各一员。大安二年(1210),兼管抄纸纺。官署名。金置,属户部。掌监视印造并检验诸路交钞,盐引,兼提控抄造钞引纸。设印造钞引库使一人,从八品,副

  • 津长

    官名。隋朝都水台所领下津属官,每津置四员,炀帝大业三年(607) 罢。官名。隋置,见“诸津署”。

  • 福建司

    官署名。即“福建清吏司”。

  • 修政局参详官

    官名。南宋高宗绍兴二年(1132)置,以侍从官兼任,掌讨论内外政事,数月后罢。

  • 管理部务

    官名。清代于吏、户、礼、兵四部各设管理部务一人,以王大臣充任,地位在各部尚书之上。

  • 忠师

    官名。西夏置,为谏师位之一,为诸王之师。在中书、枢密位下,与中等司等。

  • 勾当左右厢公事

    见“厢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