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事
官名,掌守卫陪从,或被差用。以六七品官之子、年十八以上者为之。诸亲王府并置亲事府;王公以下及文武职事三品以上带勋官者,给予亲事以备差用。在亲事中,有执仗亲事、执乘亲事、亲事。《旧唐书·职官三·亲王亲事府》:“执仗亲事十六人、执乘亲事十六人、亲事三百三十三人。”
唐亲王府护卫人员。分执仗亲事(掌执弓仗)、执乘亲事(掌供骑乘)与亲事三种,分领于校尉、旅帅、队正、队副等员,总领于亲事府典军、副典军。参见“亲王亲事府典军、副典军”。
官名,掌守卫陪从,或被差用。以六七品官之子、年十八以上者为之。诸亲王府并置亲事府;王公以下及文武职事三品以上带勋官者,给予亲事以备差用。在亲事中,有执仗亲事、执乘亲事、亲事。《旧唐书·职官三·亲王亲事府》:“执仗亲事十六人、执乘亲事十六人、亲事三百三十三人。”
唐亲王府护卫人员。分执仗亲事(掌执弓仗)、执乘亲事(掌供骑乘)与亲事三种,分领于校尉、旅帅、队正、队副等员,总领于亲事府典军、副典军。参见“亲王亲事府典军、副典军”。
黄帝部落氏族首领的称号。见“黄帝”。
杂任职名。唐置,属中书省,员额二十人,掌驿车事务。
爵名。北魏置,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五品下,二十三年改从五品。
匈奴官名。分左、右,位次左、右大都尉,以单于同姓贵族任之。汉时匈奴官制有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之设,凡二十四长,大者领万骑,小者率数千。诸大臣皆世官。匈奴官名,有左大当
官署名。清末民政部所属之机构。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原巡警部警保司卫生科事务归併办理。掌核办防疫卫生,检查医药设置、病院各事。辖保健、检疫、方术三科。置郎中一人总理司务,下设员外郎、主事各二人,
官名。北齐置。为左、右卫府直荡属官,负责舆驾出入之侍卫,六品。官名。北齐置,详“直入正都督”条。
官名。传说舜时置,掌教音乐。《尚书·虞书·舜典》: “帝曰: ‘夔,命汝典乐,教胄子。’”新莽时为大鸿胪之改称。隋、唐宫内女官置,为二十四典之一。员四人,隋从七品,唐正七品,隶尚仪。宋朝大晟府及尚书内
官署名。元朝监察机构。简称南台。御史台分司机构。秩从一品。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年),设江南行御史台于扬州。后迁于杭州、江州等地。二十九年二月,定台址于建康 (今江苏南京)。成宗大德元年(1297)
即金字圆牌。见“牌符”。
阶官名。金朝置,为内侍阶官,属二十五阶之第二十一阶,秩从八品下。元朝沿置,属十四阶第十一阶,正七品。官名,也是官阶名。金朝的内侍官,自从四品始,以下分为(二)十五阶。从八品下,称司谒郎。见《金史·百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