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古代官职>

官名。春秋战国置,主迎送宾客,亦指军中主侦察或伺望敌情的小吏,汉朝沿称。如京师诸城门有门候。军中下级武官亦多有称候者,如东汉大将军营部下有军候、假候等,为一级指挥官。边郡所置有候官、候长。西域等诸国或有以此名官者。


官名,1、为秦汉时军中武官,掌领兵,也称军候。《汉书·陈胜项籍传》:“(项梁)使人收下县,得精兵八千人,部署豪杰为校尉、候、司马。”“章邯狐疑,阴使候始成使羽,欲约。”《后汉书·百官一》:“其领军皆有部曲。大将军营五部,部校尉一人,比二千石;军司马一人,比千石。部下有曲,曲有军候一人;比六百石……又有军假司马、假候,皆为副贰……其余将军,置以征伐,无员职,亦有部曲、司马、军候以领兵。”

2、边郡武官,属郡都尉。候官有候、候吏、候长、候史、斥候、燧等。候官以候为长,掌侦察报警等事。《后汉书·郡国志五》:“张掖属国,候官、左骑、千人……右凉州刺史部,郡十二,县、道、候官九十八。”匈奴也置此官。《汉书·匈奴传上》:“孝文十四年……候骑至雍甘泉。”

3、掌迎送宾客,也称候人。《国语·周语中》:“候不在疆。”注:“候,候人,掌迎送宾客者。疆,境也。”

4、掌守护京都城门,也称门候。《后汉书·百官四》:“城门校尉一人,比二千石。本注曰:掌洛阳城门十二所……城门每门候一人,六百石。”注:“《汉官秩》曰:平城门为宫门,不置候,置屯司马,秩千石。”

猜你喜欢

  • 九职

    九种官职。汉刘向《说苑·君道》:“当尧之时,舜为司徒,契为司马,禹为司空,后稷为田畴,夔为乐正,倕为工师,伯夷为秩宗,皋陶为大理,益掌禽……尧知九职之事,使九子者各受其事,皆胜其任,以成九功。”参看

  • 众议院预算委员会

    北洋政府时期第一届国会众议院常任委员会之一。设委员长一人,理事一人或数人;委员,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设七十三人,七年(公元1918年)减为四十九人。掌审查预算事项。

  • 罍洗

    杂任职名。唐制于太常寺两京郊社署置二人,掌祭祀时酌罍水以洗爵。

  • 典东彩

    官名。太平天国设置,属东王府,员额三百人,官阶为职同将军。参见“典彩”。

  • 都官部

    官署名。明初刑部四属部之一。洪武六年(1373)置,设郎中、员外郎各二人,主事四人。十三年后改郎中、员外郎各一人主事二人。二十三年改置十二属部,遂罢。与总部、比部,司门部共掌刑法之事。

  • 删定格令使

    使职名。即“删定格式使”。

  • 巡捕五营

    清代步军统领所属的绿营兵。详见“步军统领衙门”。

  • 左宰

    官名。春秋时鲁国置。君主近侍大臣。《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季氏以公鉏为马正”, “(公鉏)又出为公左宰”。官名。春秋时鲁国设置,《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说:“故公鉏氏富,又出为公左宰。”即出仕于鲁君,

  • 襄威将军

    官名。将军名号。北魏置,孝文帝太和二十三年(499)定为从六品上。可作为士族的起家官。《魏书·崔挺传》:“(崔朗)以军功起家襄威将军、员外散骑常侍。”隋初列为散号将军,正八品下,炀帝大业三年(607)

  • 鸿胪少卿

    官名。北齐始置,为鸿胪寺次官,四品上。历朝沿置,亦称鸿胪寺少卿。隋初置一员,四品上,炀帝增为二员,从四品。唐朝从四品上。高宗、武则天时曾随本寺改名同文少卿、司宾少卿,寻各复旧。北宋前期为四品寄禄官,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