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刑部十三清吏司

刑部十三清吏司

官署名。明朝刑部河南、山东、山西、陕西、浙江、江西、湖广、广东、广西、四川、福建、云南、贵州十三清吏司的总称。各掌其分省刑名,量其繁简,带管所分直隶府州、在京衙门。司各设郎中一人,正五品,员外郎一人,从五品,主事二人,正六品。各分宪、比、都官、司门四科以治其事。参见“刑部十二清吏司”。


官署名。明代刑部以所管事繁,按十三布政司辖区分司,各掌其分省及兼领所分京府、直隶的刑名。如浙江司带管崇府,中军都督府,刑科,内官、御用、司设等监,在京金吾前、腾骧左、沈阳右、留守中、神策、和阳、武功右、广洋八卫,蕃牧千户所,及两浙盐运司,直隶和州,涿鹿左、涿鹿中二卫。其余各司情况大体类似,《明史·职官志一》记载甚详。各司均设郎中一人,正五品;员外郎一人,从五品;主事二人,正六品。

猜你喜欢

  • 宜都章京

    即“伊都章京”。

  • 稻田守丛草吏

    官名,三国魏置,掌军垦屯田事。《三国志·魏书·邓艾传》:“为都尉学士,以口吃,不得作干佐,为稻田守丛草吏。”

  • 国务总理

    官名。民国初年置国务院,设国务总理,协助大总统处理政务,担任国务会议议长,对外代表国务院,副署大总统一切命令。官名。北洋政府设置,为国务院的首长。《临时约法》时期政府实行内阁制,国务总理是实际的行政首

  • 东夷校尉

    官名。亦称护东夷校尉。三国魏置,掌鲜卑慕容部、段部、宇文部及高句丽事; 明帝景初二年(238)灭公孙渊后改护东夷校尉,后复。西晋沿置,驻平州 (今辽宁辽阳),四品。十六国前燕、北魏亦置。唐太宗贞观二十

  • 侍左郎官

    宋朝吏部郎中、员外郎通称。

  • 保义副尉

    武散官名。金始置,秩从九品上。元沿置,升秩为从八品。

  • 燕京行尚书省

    官署名。元朝置,又称燕京行台、燕京等处行尚书省,简称燕京行省。太祖十年(1215),改金中都为燕京,设燕京行尚书省,契丹人石抹明安父子先后任行省长官,兼蒙古汉军兵马都元帅,掌管燕京事务。太宗六年(12

  • 案狱仁恕

    即仁恕掾。汉朝郡县佐吏,经办狱事。据《汉官》,东汉河南尹员吏有案狱仁恕三人。即“案狱仁恕掾”,详见此条。

  • 忠壮将军

    参见“十忠将军”。官名。将军名号,梁有此将军。见《隋书·百官上》。

  • 中太仆

    官名。西汉置,掌皇太后舆马,不常置,或冠以长信、长乐等宫名。东汉因之,秩二千石,皇太后崩则省,不常置。官名,西汉置,为太后属官,掌太后舆马,不常置。因太后居长信宫、长乐宫等,故中太仆有长信太仆、长乐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