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右武卫

右武卫

禁卫军指挥机构。隋朝为十二卫之一,置大将军一员、将军二员,掌宫掖禁御,督摄队仗,有长史、司马、录事、功仓兵骑等曹参军事、法铠曹行参军、行参军,统开府、仪同府,并领外军宿卫; 炀帝大业三年 (607) 以大将军、将军总府事,并统诸鹰扬府,所领军士名熊渠,置护军四员,掌副贰将军,将军缺则以其一人摄,寻改为武 (虎) 贲郎将,以武 (虎) 牙郎将副之,又置长史、录事参军、司仓、司兵、司骑、司铠等员。唐朝为十六卫之一,置大将军一员、将军二员,统翊府及外府府兵,掌宫禁宿卫,大朝会在正殿前以其队次立于右骁卫之下,有长史、录事及仓兵骑胄等曹参军,武则天天授二年(691)又置司阶、中候、司戈、执戟、四色官及长上等属,其翊府有中郎将、郎将、兵曹参军事、校尉、旅帅、队正、副队正等; 武则天光宅元年 (684) 改名右鹰扬卫,中宗神龙元年 (705) 复名右武卫; 德宗贞元二年 (786) 置上将军一员,位大将军上。辽朝置,设大将军、上将军、将军,领折冲都尉、果毅都尉。

猜你喜欢

  • 土龙氏

    太皞部落氏族首领的称号。见“太皞”。

  • 汉缺

    清朝官缺之一。亦称汉官缺。指为具有汉族籍身分之官员而专设之额缺。凡内外官缺中,除宗室缺、满洲缺、蒙古缺、汉军缺、内务府包衣缺之外,皆为汉官缺。在京官缺,汉军司官以上得用汉缺。在外官缺,满洲、蒙古、汉军

  • 元丰库

    官库名。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建,掌收储诸路所输常平钱物,凡封桩者皆入储此库,属太府寺。官库名。宋神宗常愤契丹倔强,慨然有恢复幽燕之志,仿封桩库之制,于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建库,名元丰库,初

  • 顺义中郎将

    官名。北魏置。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从五品下,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未载。

  • 西台直后

    官名。北魏置,为侍卫之官。《魏书·奚康生传》:“后(康生)以勋除中坚将军、太子三校、西台直后。”

  • 大兴县知县

    官名。大兴县为明清二京县之一,以知县为主官,掌一县之政,员额一人,秩正六品。清制县署设于京师安定门迤南的教忠坊,所属有丞一人,秩正七品,设署于礼贤镇,有攒典一人佐之;典史一人,掌监狱事务,秩未人流,设

  • 掌皮下士

    官名。西魏、北周秋官府田正下大夫掌皮中士佐官,正一命。

  • 侦测科

    官署名。清末海军部军学司所属五科之一。原属筹办海军事务处军防司,宣统二年(1910),随司改属海军部。三年,军防司撤,并入军学司。掌测绘沿江、沿海水道及航道,经管沿海、沿江航标,管理测海练船、测海库之

  • 都提举官

    官名。宋朝南、北外都水丞司属官,员八人,分掌治水之事。

  • 后省

    宋朝中书、门下后省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