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司功参军

司功参军

官名。即“司功参军事”。


官名。掌课、假使、祭祀、礼乐、学校、表疏、书启、禄食、祥异、医药、卜筮、陈设、丧葬。唐置,在府为功曹参军、在州为司功参军,在县为司功。见《新唐书·百官四》。

猜你喜欢

  • 公堂

    官署、衙门。唐朝贾岛《酬姚合校书》诗:“公堂朝共到,私第夜相留。”

  • 掌徒

    官名。三国时有此官,掌徒役。曹植《应诏》诗:“命彼掌徒,肃我征旅。”

  • 营造司员外郎

    官名。清朝内务府营造司之职官。额设八人。佐郎中掌司事。

  • 学林馆帅

    宫中女官。南朝宋太宗定后宫百官时置。六品。

  • 六府

    ①六种掌管府库的官职合称。一说为殷朝官制。《礼记·曲礼下》:“天子之六府,曰: 司土、司木、司水、司草、司器、司货、典司六职。”郑玄注:“府,主藏六物之税者,此亦殷时制也。”②西魏、北周天官府、地官府

  • 六尚局

    参见“六尚”②。

  • 前行员外郎

    唐宋吏部、兵部员外郎通称。北宋前期,叙迁转前行郎中

  • 太子侍正

    官署名。金朝宫师府置,正八品,掌太子冠带衣服、左右给使之事。官名。金置。属詹事院。秩正七品,掌冠带衣服、左右给使之事。佐官有侍丞,正八品。

  • 任命人员考试

    选拔公务员的考试。国民党政府规定,任命人员指政务官以外的公务员,其考试分普通考试、高等考试和特种考试三项。普通考试和高等考试的区别,一方面是以教育程度为根据,一方面是以任用等级为依归,是与教育制度和文

  • 征虏中郎将

    官名。东汉献帝建安(196—220)初孙策置,领兵。《三国志·吕范传》: “(范)又从征祖郎于陵阳,太史慈于勇里,七县平定,拜征虏中郎将。”官名,东汉末年孙策置,掌领兵征伐。《三国志·吴书·吕范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