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兵马司
即“大名兵马指挥司”。
即“大名兵马指挥司”。
清朝兵部武选清吏司所属之办事机构。额设经承一人。
杂任职名。唐制于太常寺两京郊社署置二人,掌祭祀时酌罍水以洗爵。
官名。秦、西汉置,为奉常佐贰,秩比千石。景帝时改名“太常丞”。官名,秦置汉因之,为奉常副长官,佐奉常掌宗庙礼仪。景帝中六年更名太常丞。属官有太乐、太视、太宰、太史、太卜、太医六令丞及诸庙食官令丞等。见
官名。《汉书·律历志》有治历邓平,为太史令所属待诏的职任之一。
官名,西汉置,属尚方署,以技艺待皇帝征召。《汉书·郊祀志下》:“大夫刘更生献淮南枕中洪宝苑秘之法,令尚书铸作。事不验,更生坐论……后尚书待诏皆罢。”参看“待诏”条。官名。西汉尚方署所属有尚方待诏,以随
官署名。清末法部八司之一。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掌本部出入经费、预决算款项及罪犯罚金、充公赃物财产、罪犯习艺所成绩等统计书表报告事件。置郎中三人,员外郎、主事各四人。官署名。清末置,属法部。掌法
市行政辅助组织。国民党政府设置,其作用在于沟通市政府各处局或科之间的意见,而谋行政意志的统一。由市长、参事、各局局长或各科科长组成,并得由参议员互选代表三至五人出席市政会议,院属市的秘书长、省属市的秘
隋代州主簿名目之一。见“州迎主簿”。
官名。魏晋南北朝与三公郎互称,为尚书省三公曹长官。参见“三公郎”。
宋朝诸寺监少卿、少监合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