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安南将军

安南将军

官名。东汉献帝建安三年(198),段煨以讨孝催功,拜此职。三国魏、蜀、吴沿置。为出镇南方地区的军事长官,或作为刺史等地方官员兼理军务的加官。魏、晋以后,与安东、安西、安北将军合称四安将军。魏、晋、南朝宋皆定为三品。南朝梁、陈时加安前、安后、安左、安右将军,合称八安将军。梁武帝天监七年(508)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二十一班,大通三年(529)改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三十一班,陈为拟三品,比秩中二千石。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二品下,二十三年复次职令,降为三品,北齐仍三品。


杂号将军,东汉末年,三国魏蜀吴皆置。多为出镇南方的军事长官,或作为地方长官兼理军务。《三国志·蜀书·霍峻传》:“景耀六年,进号安南将军。”《三国志·吴书·吕岱传》:“迁安南将军,假节,封都乡侯。”

猜你喜欢

  • 农仓长

    官名。西汉置,属水衡都尉。官名,掌管粮食仓库。《历代职官简释》:“汉制,水衡都尉所属有农仓长丞。《汉书·张敞传》载为甘泉仓长。盖每仓均有仓长。”参看《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水衡都尉》。

  • 玺绶

    玺即印信,绶即系印的丝组。玺本印章通称,以金银铜***象牙等为之,百姓皆佩之。秦以后成为皇帝印信专称,以玉为之,臣民一般不得僭用。然皇后、皇太子、诸侯王亦或用之。玺即印,绶为系印的丝组(带),因玺为秦始

  • 写书官

    官名,西汉武帝置,掌整理古籍,编写订正。《汉书·艺文志·序》:“汉兴,改秦之败,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迄孝武世,书缺简脱,礼坏乐崩,圣上喟然而称曰:‘朕甚闵焉!’于是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

  • 记档太监

    官名。清朝内奏事处中任职之太监。额设四人。详见“奏事处”。

  • 同州总副监

    官名。隋朝同州总监次官,置一员,视从六品。

  • 广西清吏司员外郎

    官名。简称广西司员外郎。① 明清户部广西清吏司之副长官。佐郎中掌司事。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改广西部员外郎设,一人。南京户部广西清吏司亦设一人,皆从五品。清顺治元年(1644)沿设,汉员外郎一人。

  • 步兵将军

    杂号将军,汉置,凡将军皆掌征伐。《汉书·百官公卿表下·孝平元始五年》:“执金吾王骏为步兵将军。”《汉书·王莽传》:“太保舜、大司空丰、轻车将军邯、步兵将军建皆为诱进单于筹策。”见《汉书·王莽传》。武官

  • 印务章京

    官名。清朝八旗都统衙门之属官。又称“协理事务章京”、“印房章京”。雍正十三年(1735),省左、右司掌关防章京设。乾隆元年(1736),复定员设,满洲旗各八人,蒙古旗各四人,汉军旗各六人,共一百四十四

  • 籥章中士、下士

    官名。《周礼》春官之属有籥章中士二人,下士四人,掌教奏土鼓豳籥(豳籥为豳人所吹苇籥之声章)。北周仿《周礼》之制置籥章中士。正二命;籥章下士,正一命。属春官府乐部中大夫。

  • 蕃镇统管

    官名。太平天国后期设置,见“统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