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名。十六国前秦置。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 (493) 定为从三品下,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改为四品。武官名。北魏设置,用以褒赏勋庸,秩正四品下。
官库名。元至元二十七年(公元1290年)始设,属户部。分掌万亿宝源库出纳金银之事。置提举一人,从五品;同提举一人,从六品;副提举一人,从七品。又有吏目一人,其后司吏增至六人,译史一人,司库八人。参见“
官名。元置,为详定使司的主官。见“详定使司”。
学馆合称。唐朝指国子监所领六学馆: 太学、四门馆、广文馆、律学、书学、算学。《昌黎集》卷一四《太学生何蕃传》:“于是太学六馆之士百余人”,“请谕留蕃”。
唐古特官。清设于后藏,属唐古特文官。员额一人,其职掌为管理札什伦布民众。民国时期沿置。
官署名。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九月北洋政府置,属礼制馆。由礼制馆编纂一人兼领,掌理典礼所用乐歌、乐器的编制事项。
官名。梁少府卿所属机构有纸官,为造纸的作坊。置令及丞为正副主官。
清制,凡以“札”调动官员称札调。
官名。明朝置,隶兵部。未入流。掌大通关税课之事。官名。明代兵部所辖有大通关,置大使、副使各一人,俱未入流。
官名。即尚辇奉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