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古代官职>

①官署名。春秋时齐国置。掌管地方军事。《管子·小匡》三乡为属,属有帅。五属一大夫。武政听属,文政听乡”。②属吏。《周礼·天官·冢宰》:“帅其属而掌邦治。”汉朝泛指三公府和郡县等官府各曹的属吏,各曹主管称掾(掾史)副则称属。故有掾属令史属、御史属等名目。三国·晋、南朝、北朝魏、齐均置。晋朝以前大抵诸曹各级一人,每府有属一、二十人; 又有不署曹之散属。东晋以后仅户、仓等少数曹设属,品级自五品至七品不等。


1、官名,两汉公府和将军府皆置,位低于掾而高于书佐。掾为正、属为副,掌诸曹事。《后汉书·百官志》:“司徒……掾属三十一人;司空……掾属二十九人;将军……掾属二十九人。”

2、属官。《尚书·周官》:“六官分职,各率其属。”

3、行政区名。《管子·小匡》:“三乡为属。”《国语·齐语》:“十县为属。”《礼记·王制》:“五国为属。”

猜你喜欢

  • 外簾

    即监考官。科举时乡试、会试,在贡院内阅卷的考官称内簾;在考场监督考试等考官称外簾。见《明史·选举志二》。

  • 典路中士、下士

    官名。《周礼》春官之属有典路中士二人,下士四人。掌王与后的五路。“路”即辂,五路指玉路、金路、象路、革路、木路。北周置典路中士,正二命,典路下士,正一命。属春官府司车辂下大夫。

  • 左司员外郎

    官名。唐武则天永昌元年(689)始置,隶尚书都省,员一人,从六品上,与左司郎中同为尚书左丞副贰,监管吏、户、礼部诸司政务,举稽违、署符目、知宿直,位在诸司员外郎上; 中宗神龙元年(705)省,次年复置

  • 集安将军

    武官名。东汉置,董承曾任此职,见《东汉会要·职官一》。

  • 疡医上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天官府太医下大夫属官,掌治疗肿疡、溃疡、金创、折伤等外科疾患,下设疡医中士,疡医下士等佐之。正三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

  • 总监督

    参见“监督”。

  • 驾部尚书

    官名。西晋初置,掌尚书驾部曹,为六曹尚书之一,三品。武帝太康(280—289)以后省。北魏前期复置。《南齐书·魏虏传》: “驾部尚书知牛马驴骡。”孝文帝改制后罢。参见“驾部”。官名。北魏兴安二年正月置

  • 北部司马

    官名。①东汉献帝建安 (196—220)中曹操置。时分入居塞内的匈奴为左、右、南、北、中五部,部立其贵者为帅,选汉人为司马以监督之。参见《晋书·北狄传》。②十六国后燕置。《晋书·冯跋载记》:“ (冯跋

  • 归正侯

    爵名。北齐置。专授被征服政权的统治者。从五品。

  • 鹰坊使

    官名。辽置,为鹰坊的主官。见“鹰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