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名。十六国前凉置。与左长史共同处理日常政务,位在其下,实际地位相当于尚书仆射。参见“太府”。
官名。三国魏置,侍卫殿内,八品。官名,三国魏置,掌殿内侍卫,八品。
官名。秦、西汉初置,掌宗庙礼仪,有丞。列位九卿,秩中二千石。景帝中六年 (前144)改名太常。一说入汉即改太常,惠帝时复名奉常。东汉末至南北朝诸霸府所建王国或置,称帝后即改太常。后世或用作太常寺别称。
官名。渤海国官,右六司信部长官,置一人,居司政(比仆射)下。
唐、宋时期祠部别称。以其为清要之选,且事务较少,故名。
官名。西魏、北周春官府夏采下大夫掌墓中士佐官,正一命。
官名。西汉置,属将作大匠,为石库令副贰。官名,为石库的副长官,佐令行施职事。参看“石库令”条。
官名。西魏、北周地官府民部中大夫属官,正二命。职掌参见“县伯中大夫”。
北洋政府总统府的稽核机构。袁世凯任总统时,于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设置。
即总领之意。东汉以后或用作“录尚书事”的省称。“录”的意思是“总领”,如“录尚书事”,意即“总领尚书事。”“录”始于东汉,但仅限于“录尚书事”,未见“录”其他事。《后汉书·章帝纪》:“行太尉事节乡侯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