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戍副

戍副

官名。南北朝置,是戍的副主将,协助戍主管理军政等事务。北魏肃宗孝昌三年(527),曾因政权统治不稳固,诏留戍副质子于京师。唐朝唯上戍设此职,中、下戍不设。北齐定为从八品。北周为二命,隋朝上戍副为正八品,唐朝上戍副改定为从八品下。宋朝虽存其名而罕有除授。


武官名。始置于北魏,为戍主的副职,《魏书·卢玄传》孙昶附传记“永平四年(公元 511年)夏,昶表曰:‘臣即遣郯城戍副张天惠率骁勇二百,径往赴之’。”北齐北周与隋唐沿置, 唯上戍有之。唐制上戍副员额一人,秩从八品下。参见“戍主”。

猜你喜欢

  • 国舅拔里少父帐详稳司

    官署名。辽置,属北面诸帐官中的大国舅司,掌国舅拔里少父帐兵马之事。

  • 孝经师

    官名。东汉司隶校尉及州部佐吏,主监试经。南朝宋置,属内职掌人,为流外官。官名,汉置,为司隶校尉及诸州刺史属吏,为假佐之一,主监试经。见《后汉书·百官四·司隶校尉》。

  • 正开拆官

    吏名。南宋置,隶临安府开拆司,主管开拆司事,其下有副开拆官、下名开拆官。

  • 掌卜

    官名。春秋时秦国设置。《左传·僖公十五年》:“秦伯伐晋,卜徒父筮之,吉。”杜预注:“徒父,秦之掌龟卜者也。”

  • 战车与步卒组合的基本单位。商代时车战逐渐成为主要的作战形式,其时战车与步兵分别编组,战车以辆计,步兵以行组成。周初仍沿商代体制,战车与步兵分编,后来逐渐演变为战车与步卒合同编组。以战车为主体,每车配备

  • 四川道监察御史

    官名。明清都察院所属四川道之职官。掌道事。明洪武十五年(1382)设。三至五人,后增至七人。洪熙元年(1425)南京都察院亦设二人。正七品。清顺治元年(1644)沿设。乾隆十四年(1749),设掌印御

  • 内班

    海关征税部职员的一种,又称征税科。见“征税部”。

  • 内城巡警总厅巡查所

    清末京师内城巡警总厅内部机构。掌稽查各分厅岗位线路,救护火灾,弹压暴动,保护中外大员等事。设巡官四人,巡长八人,巡警二十人。所属各分厅亦设巡查所,职掌略同。

  • 选部郎

    魏晋南北朝为尚书吏部郎的别称。隋炀帝大业三年(607)改吏部侍郎置,为吏部头司选部司长官,从五品。唐朝改名吏部郎中。官名。隋初吏部头司的主官为吏部侍郎,炀帝改诸曹侍郎为郎,后又改吏部郎为选部郎。唐武德

  • 金奇尼哈番

    即“精奇尼哈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