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什库
满语官名。汉译为“领催”。
满语官名。汉译为“领催”。
官署名。西夏置。掌供给国学廪食。中等司。立于西夏崇宗乾顺贞观元年(1101)。西夏供给官学廪食的机构。参见“汉学”。
官名。三国吴置,秘府属官,典掌秘府所藏图籍,多选用文学之士,或作为起家之职。《二国志·薛综传》: “(薛)莹字道言,初为秘府中书郎”。官名,三国吴置,属秘府,掌秘府所藏图书秘籍。《三国志·吴书·薛综传
官名。清末置,为京师地方审判厅主官,见“京师地方审判厅”。
①右军统帅代称。周期及春秋战国越、赵等诸侯国置左、中、右三军,故称。《国语·吴语》:“ (越王) 夜中乃令左军右军,涉江鸣鼓。”《史记·赵世家》: “ (武灵王) 二十一年,攻中山。赵袑为右军,许钧为
匈奴王号名。详“谷蠡王”条。
官名。西魏、北周春官府夏采下大夫守陵上士佐官,正二命。
见“奏事处”。
宫官名。南朝宋太宗定后宫百官时置,位比王官。
官名。清朝职官之一种,即尚未实授之蓝翎长。
官署名。清末典礼院所属机构。宣统三年(1911)设。掌筵宴、祭品事项,稽核典礼应用酒醴、牲牢、庶羞等。置署长一人,佥事、录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