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武威将军

武威将军

官名。东汉献帝建安(196—220)初置。《三国志·公孙度传》: “太祖表(公孙)度武威将军,封永宁乡侯。”两晋沿置,统兵出征。西晋末巴氐李特起事后亦置。南朝梁武帝天监七年(508)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十二班,普通六年(525)列为十武将军之一,改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二十一班。陈改为拟六品,比秩千石。


杂号将军名,东汉光武帝置,掌帅兵征伐。《后汉书·光武帝纪》:“西南夷寇益州郡,遣武威将军刘尚讨之。”《后汉书·宋均传》:“会武陵蛮反,围武威将军刘尚,诏使均乘传发江夏奔命三千人往救之。”其后,三国吴,南朝梁陈也置。

猜你喜欢

  • 出使德国大臣

    官名。清朝光绪三年(1877)设。正二品。七年后,兼驻义、奥、荷、法、比等国大臣。十三年,改驻俄大臣兼。二十二年,复专设出使德国大臣。辖二等、三等参赞各一人,二等、三等通译官各一人,一等、二等书记官各

  • 国务院铨叙局

    北洋政府时期国务院内部机构之一。依照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七月二十日公布的《铨叙局官制》规定,职掌下列事项:一、荐任官以上的任免及其履历;二、文官考试;三、恩给和抚恤;四、荣典授予;五、外国勋章的

  • 国子监典簿

    官名。明、清国子监属官。于典簿厅设。明朝一人,从八品,掌章奏文移及本监财务出纳。清朝满、汉各一人,掌章奏文移之事。

  • 总佐

    官名。南诏官,每百家置一人。

  • 五京少尹

    官名。辽置临潢府少尹、辽阳府少尹、大定府少尹、幽都府(后改析津府)少尹、大同府少尹,合称五京少尹,为五京行府尹事的副职,属南面京官。太平五年(公元1025年)三月,郑弘节曾任临潢少尹。参见“五京留守行

  • 尚书金部郎

    即“金部郎”。

  • 磨勘司右司丞

    官名。明太祖洪武(1368—1398)时磨勘司置,一人。详见“磨勘司左司丞”。

  • 符史郎

    官名。北魏置。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七品下。

  • 主记室

    官名。晋朝置,郡府属吏,掌记录、文书。位仅次于主簿。官名,为主记室掾的简称,汉置,为州郡佐吏,掌记录文书,催期会。参看“主记室掾”条。

  • 司膳使

    使职名。五代后梁太祖开平元年 (907)改御食使置。官名。唐有御厨使,五代后梁时改称御厨使(《五代会要》卷二十四作“御食使”)为司膳使,后唐复旧。参见“御厨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