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内御史
官名。即殿内侍御史。
官名。即殿内侍御史。
见“使院牙职”。官署名。节度使留后(官名)的官署称使院。《资治通鉴》唐天宝六载十二月:“常清至使院,使召德诠。”
海关组成部分之一,即工务部。见该条。
官名。北洋政府设置,见“淞沪市区督办署”。
官名。北周明帝武成元年(559)八月,以御正职亲任重增置,天官府属官,员四人,正六命。后罢,静帝大象元年(579)二月复置,亦称大御正。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废。其职掌参见“御正中大夫”。
官署名。北齐置,属卫尉寺,掌管京城及诸城门卫戍士兵。设令、丞。
隋唐时官俸的组成部分之一。参见“田禄俸料制”。
妃嫔号。北魏太武帝时置,孝文帝改定内官后,在皇后之下,位视大司马。北齐武成帝河清(562—565) 新令,位比丞相,后主武平五年(574)置左右娥英后,降为比二大夫。
清朝吏部铨选制度。乃补授官员之方法。按官员铨选章制规定,凡应具题补授之官员出缺,某上司在应补或应升此缺人员中拣选,题请补用,称题补。
参见“十忠将军”。官名。将军名号,梁置。见《隋书·百官上·及大通三年》。
即“都兵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