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渠署丞
官名。即河渠丞。
官名。即河渠丞。
官名。即太庙丞。
官署名。唐朝少府监置,武则天垂拱元年(685)去方字。参见“织染署”。
官名。即“东夷校尉”。
指儒生出身的官吏。《汉书·朱博传》:“文学儒吏时有奏记称说云云。”
六部尚书别称。
官名。清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援明司牧局大使之例置司牲司,属光禄寺。置官有大使一人。十五年(公元1658年)裁撤。参见“司牧局大使”。
明钦天监分科之一。清代改称“时宪科”,参见该条。
官名。十六国汉置。管理入居中原地区的敕勒族事务。《魏书·铁弗刘虎传》: “(刘虎)归附刘聪,聪以虎宗室,拜安北将军、监鲜卑诸军事,丁灵中郎将。”
官名。南朝梁置。武帝天监七年 (508)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九班,大通三年 (529)改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十一班,陈定为拟七品,比秩六百石。武官名。南朝梁置,为加它、散官性质的将军,秩第九班。
官名。北魏置,尚书省北部曹属官,一说为次官,与下大夫不并置。《魏书·陆俟传》:“(陆叡)为北征都督,拜北部长,转尚书。”孝文帝太和 (477—499) 改制时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