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古代官职>牒试

牒试

选举制度。宋朝贡举考试方式之一。亦称胄试。即有关官员子弟、亲戚、门客,为避嫌,牒送别处考试。真宗景德二年(1005),始命文、武升朝官嫡亲送国子学附试。其后,逐形成制度,知州、通判门客、本治所同宗或异姓亲属及离乡二千里的随侍同宗亲属,考官缌麻以上亲及大功以上姻亲,皆牒送本路转运司应试; 本路帅司、监司亲属、门客,送邻路转运司应试; 宰执、侍从、在朝文武官子侄等,牒送国子监附试。南宋理宗嘉熙元年(1237)废。


宋代科举考试方式之一。亦称“胄试”。宋代为避免科举考试中有关官员与其亲友的嫌疑,于景德二年(公元1005年) 命文武升朝官嫡亲送国子学附试,后渐形成制度,凡知州、通判的门客本治所的同宗或异姓亲属,离乡二千里的随侍同宗亲属,考官缌麻以上亲属和大功以上婚姻之家,须参加解试者,均牒送本路转运司应试;宰执、侍从、在朝文武官的子侍等须参加解试的,牒送国子监附试。嘉熙元年 (公元1237年)停牒试之制。

猜你喜欢

  • 籍工中士、下士

    官名。北周置籍工中士,正二命;籍工下士,正一命。职掌阙载,属冬官府司卉下大夫。

  • 省行政公署内务司

    省行政公署的内部机构。北洋政府置,依照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划一现行地方行政官厅组织令》的规定,掌理下列各项事务:一、选举;二、公共团体;三、赈恤、救济;四、公私慈善、公益财团;五、征兵、征发;

  • 天武

    宋朝禁军名号。马军、步军有天武左、右厢,各设都指挥使。

  • 弘义宫汉人行宫都部署司

    即“弘义宫南面行宫都部署司”。

  • 学士

    官名。魏晋南北朝皆置,以文学之士充任,掌典礼、编纂、撰述、修史之事,为文学侍从之臣。唐朝弘文馆、崇文馆、集贤院置,由官员中选文人学者兼任,五品以上官为学士,六品以下官为直学士,掌整理经籍图书。弘文馆、

  • 光禄寺丞

    参见“光禄丞”。官名。为光禄寺卿的佐官,其地位仅次于少卿,掌衙署内部事务。见“光禄寺”。

  • 中军司

    即“中军师”。晋朝人修史时避讳改。

  • 断事官

    官名。① 见“札鲁忽赤”②元末朱元璋置,为大都督府属官。吴元年(1367)定,秩从五品,掌刑狱。洪武十三年(1380)改大都监府为五军都督府,改置中军都督府断事官为五军断事官。参见“五军断事官”。官名

  • 中兵校郎

    官名。高昌置,为四镇将军及杂号将军之属,位长史、司马、门下校郎下。

  • 文渊阁校理

    官名。清朝文渊阁之职官。乾隆四十一年 (1776) 设,共满、汉十六人。掌文渊阁书籍之注册、点验。以庶子、侍读、侍讲、编修、检讨等官兼充。官名。清置,为文渊阁官员,掌注册点验。文渊阁是清代藏《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