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古代官职>

官称。① 同 “”,军队主将。《荀子·富国》:“将率不能则兵弱”。②东宫武官。秦汉詹事属官有太子卫率,东汉隶太子少傅,主门卫士。西晋武帝建东宫,初置太子中卫率,泰始五年(269)分为左右,各领一军,惠帝时愍怀太子又加前后二率。东晋省前后二率,孝武帝太元(376—396)中又置。南北朝皆置太子左、右卫率。两晋南北朝东宫事权颇重,诸率统领禁卫精兵,地位亲贵。隋朝太子左右卫、左右宗卫、左右内、左右监门各置一员为长官,正四品上或正五品上,分领诸内、外府兵、掌宿卫; 炀帝大业三年(607)左右卫率改为左右侍率、左右卫率改为左右武侍率、左右虞候开府改为左右虞候率,俱正四品,左右内率降为正五品。唐朝设太子左右率府、左右司御率府、左右清道率府、左右监门率府、左右内率府十率府各置一员为长官,正四品上,分掌兵仗、仪卫、巡警、诸门禁卫、千牛供奉等事,领诸内、外府兵。宋朝沿置,官存而无职司,或兼左春坊谒者。辽朝东宫十率府亦置。金朝东宫宫师府左右卫率府置,从五品,掌周卫导从仪仗。


1、将帅。率,通帅。《荀子·富国》:“将率不能则兵弱。”

2、东宫属官。秦和西汉詹事属官有太子率更,掌知漏刻;太子卫率,掌门卫,秩千石。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詹事》。东汉太子属官有太子率更令一人,秩千石,掌庶子、舍人更值。有太子卫率一人,秩四百石,掌门卫士。见《后汉书·百官四·太子少傅》。西晋置太子中卫率,后分左右,各掌一军,继而又增前后二率。东晋省前后二率。南北朝置左、右卫率。隋朝太子置左右卫率、左右宗卫率、左右内率、左右监门率,分领内外府兵掌宿卫。见《隋书·百官志》。唐朝置太子左右率府、左右司御率府、左右清道率府、左右监门率府、左右内率府,各置率一人为长官,分掌兵仗、仪卫、巡警、诸门禁卫、内外府兵。见《新唐书·百官四上》。宋朝存其官名而无职司。辽金率府皆置,从五品,掌保卫、导从和仪仗。

猜你喜欢

  • 司草

    官名。商朝六府之一。掌稼种下地及除草。《礼记·曲礼下》“司草”孔颖达疏: “司草,四也。于周为稻人也。掌稼种下地及除草莱”。参见“六府”。官名。商朝设此官,为天子六府之一,即周朝的稻人。《周礼·地官·

  • 司封郎官

    司封郎中、员外郎通称。

  • 典妇功奄中士、下士

    官名。《周礼》天官之属有典妇功中士二人,下士四人,掌理妇人从事女工的法式,以女工之事教导及督促嫔妇内人。北周依《周礼》置典妇功奄中士,正二命;典妇功奄下士,正一命。属天官府司内上士。

  • 墨绶长吏

    指俸六百石以上的官吏。《汉书·景帝纪》:“吏六百石以上,皆长吏也。”铜印墨绶的官吏皆六百石以上。《后汉书·显宗孝明帝纪》:“令司隶校尉、部刺史岁上墨绶长吏视事三岁已上理状尤异者各一人,与计(吏)偕上。

  • 司日

    官名。战国时赵国设置,刘向《别录》说:“赵武灵王立司日,出纳王命。”董说《七国考》以为司日即春秋时“当日”之职。《国语·晋语九》记“赵简子田于蝼,史黯闻之,以犬待于门。简子见之,曰:‘何为?’曰:‘有

  • 记室令史

    官名,东汉公府及大将军府皆置此官,掌上章表报书记,俸百石。见《后汉书·百官志一》。官名。东汉置,为公府的属官。《后汉书·百官志一》说:“记室令史,主上表章报书记。”参见“记室”。

  • 州田曹掾史

    州分职吏名。北齐置于诸州,见《隋书·百官志中》。唐代改为司田参军事,参见该条。

  • 抵当库

    库名。宋朝官府所开质库。以金银物品为抵押,可于此库贷钱,每贯月息三文,为期两年,到期不赎者,抵押品即充官物。

  • 扶尉大夫

    官名,王莽置,职如郡太守。参看“扶尉”、“郡太守”条。

  • 遂士

    官名。《周礼》秋官之属。一说为周朝置。掌王城四郊及六遂民众的狱讼。《周礼·秋官》: “遂士,中士十有二人,府六人,史十有二人,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掌四郊,各掌其遂之民数而纠其戒令,听其狱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