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古代官职>王家郎

王家郎

官名。汉朝诸侯王国郎官。《后汉书·灵帝纪》: 熹平五年(176 )“试太学生年六十以上百余人,除郎中、太子舍人至王家郎、郡国文学吏”。秩二百石。


官名,汉置王家郎即王国之郎中,俸二百石,掌宿卫。《后汉书·孝灵帝纪》:“试太学生年六十以上百余人,除郎中、太子舍人至王家郎、郡国文学吏。”注:“《汉官仪》曰:太子舍人、王家郎中并秩二百石,无员。”

猜你喜欢

  • 卒正

    官名。① 领兵将官。汉武帝时,左将军荀彘出辽东,其属有卒正。②新莽郡一级地方行政机构长官。天凤元年(后14),王莽据《周官》《王制》之文置卒正、连卒、大尹,职如太守。以侯典郡称卒正。1、官名,西汉武帝

  • 官署名。为掌供应天子饮食的机构。战国置。《三代吉金文存》卷二页五三:“上乐(厨), 容参分。”郭沫若《金文丛考》页二一七:“疑厨之异文, 从广朱声,朱声与尌声同部。”

  • 纛章京

    满语官名。武职。汉译为“护军统领”。

  • 银券

    见“丹书铁契”。

  • 北面部族官

    辽朝北面官类名。为专门管理各部族的官衙。除五院、六院、乙室、奚四大部族设有王府,其他小部族则各设有节度使司、详稳司,前者总领本部事,后者统领军马。

  • 总税务司署

    官署名。清后期中央海关行政机关。咸丰十年(1860)设于上海,同治三年(1864)迁北京。掌综理全国关税行政与关员任免事务。置总税务司一人,副总税务司一人。分总务、机要、统计、汉文、铨叙五科,造册处、

  • 国务大臣

    官名。清末责任内阁之职官。宣统三年(1911) 四月设责任内阁,始置。以内阁总、协理大臣及各部大臣充,皇帝特简。掌辅弼皇帝,担负责任。总、协理大臣每日入对,各大臣分班值日。得参加内阁会议,讨论国务。重

  • 集贤殿书院押院中使

    官名。唐朝中书省集贤殿书院置一员,掌出入、宣进奏,领宦官以监守院门。

  • 右金吾引驾仗司

    见“金吾街仗司”。

  • 骐骥院副使

    官名。北宋太宗雍熙二年(985)置,分左、右二使,简称骐骥副使。初为骐骥院副长官,后多不领本职,仅为武臣迁转之阶,属西班诸司使。真宗咸平元年(998)定为同七品,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改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