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记室参军
官名。南朝宋太宗以来,皇子皇弟虽非都督,亦置记室参军。梁皇弟皇子府置中录事参军与录事参军,陈沿置。北魏诸王府亦置记室参军,北齐皇子王府所置同梁。北周诸王府亦置记室参军,《周书·萧詧传·岑善方附传》记善方之子为“代王记室参军”。隋诸王府与唐亲王府均置记室参军。唐制员额二人,秩从六品上,掌表启书疏。金代亲王府亦置记室参军,秩正八品,掌与唐同。大定十二年(公元1172年)以后,不专门任命,令文学兼之。
官名。南朝宋太宗以来,皇子皇弟虽非都督,亦置记室参军。梁皇弟皇子府置中录事参军与录事参军,陈沿置。北魏诸王府亦置记室参军,北齐皇子王府所置同梁。北周诸王府亦置记室参军,《周书·萧詧传·岑善方附传》记善方之子为“代王记室参军”。隋诸王府与唐亲王府均置记室参军。唐制员额二人,秩从六品上,掌表启书疏。金代亲王府亦置记室参军,秩正八品,掌与唐同。大定十二年(公元1172年)以后,不专门任命,令文学兼之。
官员任用类别之一。汉代已有由他官知尚书事之例,所以称“知”者,因其所任官职本与其事无关,由别敕规定,使其得以参掌或典知某种事务。自魏晋以后,此种别敕知参之制逐渐盛行,或称知, 或称典知, 或称总知,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地官府属官,佐大司徒卿、小司徒上大夫掌地官府事务。正三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
杂任职名。唐置,属左右金吾卫。员额六百人,掌吹号角,为军队或仪仗进退之节奏。
官名。晋朝置。位在抚军大将军上,不开府非持节都督者,二品,开府者位从公,进为一品。不常置。武官名。晋代设置,为优礼大臣的虚号,开府者为位从公,见《晋书·职官志》。
签书枢密院事省称。
清末农工商部内部机构。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九月设,将部内要政分为农工商三大纲,酌定子目,详细胪列,按期咨报,以备编纂统计年鉴之用。
官名。西晋置,属少府,掌邺中黄左藏,驻邺城。
吏员名。宋初置于太府寺,员额一人,掌文牒之事。元丰改制后废。
官名。参见“枢密院副承旨”。
官名合称。唐朝太子内官,为掌正、掌书、掌筵、掌严、掌缝、掌藏、掌食、掌医、掌园合称,俱为从八品,分掌太子内庭事务。